主体位置决定画面重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被吸引?关键在于主体摆放,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四条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拍摄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会比直接居中更耐看,拍风景时,把地平线放在下三分之一线,天空占比更大,画面更透气,但遇到对称建筑时,打破规则居中构图反而能强化庄严感,关键要读懂场景语言。
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天然线条都是构图利器,去年在古镇拍戏台,发现两侧红柱形成的透视线条直指中央演员,比平拍更有纵深感,手机拍摄时不妨蹲下,让路边地砖缝变成箭头,但要注意线条不能"断头"——延伸方向要有终点,比如引导到落日或人物,否则就像说话说半句让人难受。
留白是高级的视觉呼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犯的错是把画面塞太满,拍茶室插花时,故意在左侧留出40%空白,花枝斜向延伸的留白区域反而更有意境,这和煮汤原理类似——食材堆满锅就成炖菜,留出汤水空间才有滋味,但留白不是随便空白,要注意负空间的形状美感,比如拍飞鸟时,鸟飞行的前方要比后方多留一倍空间。
前景让平面变立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雪山,别人拍得像明信片?试试在镜头前加个树枝框,去年在青海湖,我蹲在经幡后面拍湖面,幡布成了彩色画框,二维照片立刻有了三层空间,不过前景不能抢戏,就像拌凉菜加的香菜——适量提味,多了就苦,拍美食时用筷子夹起的瞬间作前景,比直接拍盘子生动三倍。
色彩对比制造视觉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天拍花总觉得平淡?找找环境里的对比色,上周拍白梨花,特意等穿红衣服的游客经过,3%的红色立刻激活整个画面,这和穿衣服同理——全身黑白配条红围巾就亮眼,但高饱和度色彩不宜超过画面20%,否则像打翻颜料罐,拍夜景时,暖色路灯与冷色月光同时入镜,温差感比单色光更有层次。


 Star星之耀
 Star星之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