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得奖图片高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选择能冲击奖项的拍摄主题
拍出获奖作品的第一步,是找到能引发共鸣的题材,比如纪实类比赛偏爱社会议题,而风光赛则看重自然奇观,曾有位渔民撒网的片子拿下大奖,关键不在构图多精妙,而是渔网展开瞬间的张力让人联想到生存挣扎,不妨自问:这个场景是否值得观众停留10秒以上?若答案肯定,就值得按下快门。  
高画质不等于高像素的误区
很多人误以为获奖照片必须用4000万像素机器拍摄,其实评委更看重画面语言,某届荷赛奖作品用老款微单拍摄,因恰到好处的噪点强化了战地氛围,就像煮菜,4K分辨率好比精磨菜刀,但决定味道的是火候掌控,建议关闭自动ISO,在光线复杂时手动控制在800-1600,保留适度颗粒感反而增加质感。  
后期处理如何把握分寸线
见过调色过度的参赛作品吗?像涂了厚粉的脸,细节全无,专业评委能一眼看穿HDR滥用,就像尝得出味精过多的汤,有个取巧方法:修图后放三天再审视,若仍觉得自然,才算合格,调整应服务于主题——城市夜景可以强化蓝调,但人文纪实最好保持原色温。  
构图中的矛盾美学运用
为什么有些获奖作品故意违背三分法?好比爵士乐故意走音,制造冲突反而成就经典,有张雪地孤树的获奖作品,树干居中切割画面,却因极端简洁产生震撼力,下次遇到平凡场景时,试试反向思考:把地平线压到画面1/5处,或用前景物体遮挡主体,可能碰撞出意外张力。  
真正的好照片会自己说话,技术参数不过是支撑故事的骨架,当你能在取景时预见到最终呈现效果,离获奖就不远了。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