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照相的10个动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托下巴营造自然松弛感
当镜头距离面部不足半米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绷紧肩颈线条,试试将手肘撑在桌面或膝盖上,用掌心轻轻托住下巴——注意不是真的承重,食指与中指间要留出呼吸感的缝隙,这个动作能巧妙打破"证件照式僵硬",摄影师莉莉发现微侧15度时,光影会在脸颊形成天然修容线,但切记别让手腕完全折叠,否则袖口褶皱会像"被压扁的千层酥"堆在画面中央。
利用头发制造动态框架
发丝是最易被忽略的天然道具,拍摄前30秒快速拨乱头发能获得意外惊喜,将左侧头发别到耳后,右侧任其自然垂落,逆光拍摄时发梢会形成金色描边,有次在咖啡馆,客人小张反复调整角度都显脸圆,直到风扇吹起一缕头发斜贯画面,瞬间将视觉重心拉长三成,不过要避开"台风过境式"的杂乱,发尾走向最好与鼻梁呈30-60度夹角。
错位叠放双手显修长
为什么网红的手总是看起来比实际长1.5倍?秘密在于指关节的错层排列,右手搭左肩时,别让五指完全摊平,像握隐形网球般保持微曲,同时左手从腰部向前延伸,这种"钢琴家预备手势"能让小臂产生延伸错觉,摄影师阿凯的实测数据显示,正确叠放可使手臂视觉增长20%,但要避免像"被冻僵的蜘蛛"那样所有关节直角僵硬。
侧身回眸控制双下巴
正对镜头容易暴露下颌轮廓缺陷,试试左脚后退半步,身体转45度再突然回头,这个"地铁遇熟人"式的动作会让颈部自然拉伸,配合舌尖轻抵上颚能立刻收紧下颌线,服装店主苏西的对比图显示,同一部手机拍摄,侧身回眸比正面拍摄下巴轮廓清晰度提升40%,注意转头幅度别超过90度,否则会像"落枕康复训练"般不自然。
道具互动打破平面感
举着咖啡杯挡脸的老套动作早该升级了,尝试用吸管斜指镜头,杯口与鼻尖保持5cm距离,既能框住面部又不遮挡表情,上周给甜品师小美拍摄时,她举着马卡龙作势要咬,粉糖霜的反光恰好补足了眼下阴影,记住道具永远不该是主角,那个抢镜的巨型甜甜圈最后只适合当表情包。


 Rain雨之灵
 Rain雨之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