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基本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体位置决定画面重心
为什么有些照片让人一眼就注意到核心内容?关键在于主体的摆放,将主体置于画面正中央虽稳妥,但容易显得呆板,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均分,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摄人像时,让模特的眼睛落在左上交叉点,背景的延伸感会更强,但别死守规则——若想表现压抑感,故意将人物挤在角落,反而能传递情绪。
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
照片里的线条就像马路上的指示牌,能悄悄带着观众的目光走,公路的延伸线、河流的曲线,甚至阴影形成的斜线,都能成为视觉向导,拍摄建筑时,利用楼梯的螺旋线条把视线引向天空;拍风光时,让蜿蜒的小路指向远山,但要注意,杂乱的线条会打架——电线杆横穿主体时,不如换个角度避开干扰。
留白让画面呼吸
塞满元素的照片像吵闹的菜市场,让人找不到重点,适当留出空白区域,反而能突出主体,拍摄飞鸟时,在它飞行方向的前方多留天空;拍静物时,纯色桌面只放一个茶杯,高级感立刻显现,留白不等于随便空着——阴沉的天空若没有云层变化,不如缩小比例,留白是给主体"画圈"的手段,不是偷懒的借口。
对比产生戏剧效果
没有对比的照片像白开水,平淡得让人记不住,明暗对比是最直接的武器:逆光拍摄时,人物的轮廓从暗背景中跳出来;色彩对比也能制造冲击,比如红衣模特站在绿色麦田里,但高对比度是把双刃剑——烈日下拍摄容易丢失暗部细节,此时不如等云层遮挡时再按快门,生活就像做菜,咸淡要有对比才出味,摄影同理。
层次感打破平面束缚
二维照片如何呈现三维世界的深度?前景、中景、背景的叠加是关键,拍樱花时,用近处虚化的枝条作画框,中景是清晰的花树,远处是朦胧的山峦,手机拍摄容易"压扁"空间,此时蹲下来让前景的石头入镜,层次立刻分明,但别贪心——前景杂乱反而喧宾夺主,就像说话兜圈子,重点反而模糊了。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