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驾驭光线塑造层次
清晨五点的海边,为什么老手总带着银色反光板?因为低角度的晨光穿过云层时,会形成天然的侧逆光,这时用反光板将光线折射到模特下颌,能同时保留天空细节和面部立体感,去年拍摄茶农采茶时,我故意让阳光从竹篓缝隙漏到人物后背,再用手机屏幕临时补光,茶芽上的绒毛在逆光中像镶了金边,当阳光太硬时,找块白床单挂在树枝上,比柔光箱更自然。
相机参数组合藏着物理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困惑:为什么f/1.8虚化在阴天会翻车?这就像用吸管喝粥,光圈是吸管直径,ISO是吮吸力度,上周拍咖啡馆,发现ISO1600搭配1/100秒快门,窗边盆栽依然模糊——原来是玻璃折射降低了实际进光量,后来改用手动模式,固定f/4光圈,像调节水龙头般微调快门,直到取景器里咖啡蒸汽的流动轨迹清晰可见,参数没有标准答案,但曝光补偿拨盘永远比后期拉曲线更保真。
构图陷阱比美景更难察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拍过"看起来很美"却经不起推敲的照片?去年在古镇拍拱桥倒影,回来发现画面被右侧突兀的空调外机毁掉,这就像炖汤时撒了把糖,单看构图法则都符合,实际味道诡异,现在我会用取景框当筛子,左右摇晃三秒确认没有杂质,拍菜市场时,故意让鱼贩的秤盘打破三分法,反而让银鳞的反光成了视觉锚点,真正的构图是给杂乱世界做减法,但别减到只剩骨架。
后期处理要像中医把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组预设套用在不同照片会失效?修图不是给照片穿制服,有次处理沙漠驼队,发现提亮阴影后,骆驼的毛发像被漂白了,后来改用渐变滤镜单独压暗天空,保留沙粒的颗粒感,就像老中医把脉后开不同的药引,现在修人像前会先放大观察瞳孔反光,如果里面有窗户的轮廓,色温就要配合环境光调整,HSL滑块不是调色盘,而是找回相机当时没说完的话。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