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评估酒店拍摄的难度系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酒店不是按快门那么简单,得先当一回"空间侦探",挑高5米的大堂和20平米的标间,用的镜头和灯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去年拍三亚某度假村时,中庭那棵6米高的棕榈树就让我头疼——广角镜头会把树拍歪,分段拍摄又怕光线不统一,这时候就得掏出测光表,把自然光和补光的比例算得像调咖啡配方,差0.5档都会穿帮。
酒店方需要提供哪些拍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过最离谱的情况是客房部刚换完床品,前台却把房卡给错了楼层,现在接单前必定要求酒店填张"准备清单":哪些房间要拍全景、哪些角落要特写,甚至精确到迷你吧里的饮料要不要出镜,有次拍行政酒廊,经理临时说要突出新到的香槟塔,结果现场连冰桶都没准备,最后只能用矿泉水瓶装干冰救场,这钱就该算在加急费里。
不同拍摄内容怎样拆分报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全景套餐"这种词忽悠了,得把活儿拆碎了算,客房按间收费,但总统套房得乘以1.5系数;餐厅要是包含食物造型,价格直接翻倍,最坑的是泳池区域,清晨拍镜面水景和下午拍比基尼派对根本是两套方案,上次接的活儿里,业主突然要求加拍夜景,三脚架刚支好就被要求用无人机,这种临时加戏就得按小时收"超时演出费"。
后期修图到底该修到什么程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把泳池P成马代同款蓝的同行吗?这种过度修饰迟早穿帮,我的原则是:床单褶皱可以修,但织物纹理得留着;窗外景观允许调色,但下午三点的光影不能改成黄昏,有家酒店非要把老旧的木地板修成镜面效果,结果被熟客投诉"照骗",现在合同里都写明"修图三不碰":不改变建筑结构、不虚构窗外景观、不添加实际没有的装饰物。
怎样避免拍摄后的纠纷扯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签合同那会儿就得当"预言家",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幺蛾子写进去,比如雨天延误要不要补拍、设备进水的维修费谁承担,最绝的是有次拍完三个月,酒店换了个营销总监,非说照片风格过时要重拍,现在我的合同末尾永远带着条"审美保鲜期"——六个月内不接受非技术性返工,想换风格得按新单计算,毕竟摄影师不是魔术师,不能把巴洛克风格凭空变成极简主义。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