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指挥模特调整姿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被摄者像盆栽一样僵直时,不妨试试"把左肩往镜头方向转五度"这类具体指令,很多人习惯喊"放松点",但新手模特反而会因抽象要求绷得更紧,有次拍舞蹈演员,我说"想象锁骨夹住一张信用卡",她瞬间找到肩颈线条的张力,记住要用物理参照物替代情绪描述,下巴往前探到镜头能看到你项链吊坠"比"表现优雅"有效十倍。
怎样用光线术语与助手沟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灯打亮些"这种要求会让灯光师抓狂,专业棚里要说"主光加0.7档,色温往品红偏5%",有次拍摄静物,我说"让阴影边缘像融化的黄油",助手立刻明白要柔化光比,记住描述光线要像报菜谱:硬度、方向、衰减缺一不可,逆光时可以说"让发丝光像油炸冰淇淋的外壳",这种通感比喻比单纯说"加强轮廓光"更精准。
街头摄影如何礼貌请求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抓拍陌生人时,突然举起相机会让人像受惊的麻雀,我常备着"您围巾的颜色和墙面形成绝妙对比"这类具体赞美开场,在东京拍和服老人时,我先用手机展示刚拍的建筑照片,再指指她的木屐:"这个角度能记录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重点是把对方从被摄体转变成创作参与者,就像请人帮忙拿咖啡而不是抢咖啡。
修图时如何准确描述调整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客户说"修得自然点"相当于要求厨师"做得好吃些",我制作了实物对照表:磨皮程度分"水煮蛋/蜜桃/砂纸",色调冷暖对应"拿铁/薄荷糖/钨丝灯",有次处理婚纱照,客户要求"云层要有戏剧性但别像灾难片",最后我们达成"像被风吹起的绸缎被单"的共识,记住要把主观感受翻译成可执行的图层参数,就像用经纬度代替"大概在树林那边"。
如何向同行请教技术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怎么拍好夜景"就像问"怎么做好中餐",得到的答案只会是教科书目录,我通常会展示RAW文件说:"长曝时总出现这种紫色断层,是色深不够还是抗噪太激进?"有次前辈指着我的星轨素材说:"你相机在低温下像老寒腿,该热身十分钟再拍",专业交流要像病例讨论,带着具体症状和检查报告,而不是模糊的"不舒服"。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