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摄影摄像器材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手器材的性价比优势在哪里
花一半的钱买八成新的设备,这笔账谁都会算,关键在于如何判断成色与性能的平衡点,比如2018年上市的索尼A7M3,现在二手价约为新机的六折,但它的4K视频和眼部追焦依然能打,我曾用二手收来的这台机器拍摄婚礼跟拍,客户根本分不清这是三年前的机型,不过要注意快门数,超过5万次的机身就像跑了20万公里的汽车,外表光鲜但暗病可能随时爆发。
翻新机的识别需要火眼金睛
市场上充斥着贴膜翻新的"美容机",就像二手车市场的泡水车改头换面,重点检查螺丝是否有拧动痕迹,CMOS坏点测试要用纯色背景长曝光,有个取巧的方法:带个手电筒照镜头卡口,原厂镀膜会呈现特定颜色的反光,去年帮朋友验货时,就发现某台"99新"的佳能5D4卡口反光发蓝,而正品应是紫红色,后来证实是拼装机。
老镜头的新生命力值得挖掘
手动对焦的蔡司50mm f/1.4现在二手价不到三千,比新款自动头便宜三分之二,这种镜头拍人像时,虽然要像老裁缝般慢慢拧对焦环,但那种奶油般的焦外至今难有敌手,上周用它在棚里拍肖像,模特睫毛根根分明的质感让客户直呼"有电影感",不过要注意镜片霉丝,我曾贪便宜收过一支有放射状霉丝的85mm,在逆光拍摄时就像加了免费柔光镜——可惜是毁片的那种。
配件陷阱比主机更防不胜防
电池是最容易踩坑的领域,某宝上标榜"原装"的NP-F970电池,实际容量可能只有标称的60%,有个土办法:连续录制4K视频,原厂电池能撑两小时以上,山寨货通常半小时就告急,三脚架更要当心,某次外拍遇到二手云台突然"点头",差点把价值五万的设备摔下山崖,后来学乖了,买二手脚架必带重物现场测试承重稳定性。
小众设备的捡漏时机要把握
比如专业级监视器,新品动辄上万,但很多影视公司升级设备时会低价处理,去年捡漏的SmallHD 502,价格只有新机四成,用来拍商业片监看焦点准得像用显微镜,不过要警惕OLED屏幕的老化问题,验货时要全屏显示纯色图片找烧屏痕迹,就像买老式机械表,用强光斜着照表面,才能发现肉眼难见的岁月痕迹。


 Hope希望羽
 Hope希望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