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拍照需要掌握的技巧,10个必学的拍照技巧,轻松拍出专业级照片

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通透有层次,你的却灰蒙蒙?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正午的顶光会在人脸投下难看的阴影,这时可以让人物站在树荫下,利用树…

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通透有层次,你的却灰蒙蒙?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正午的顶光会在人脸投下难看的阴影,这时可以让人物站在树荫下,利用树叶间隙的柔光;逆光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补光,能避免主体发黑,记住一个口诀:硬光拍建筑显轮廓,柔光拍人像显皮肤——阴天反而是天然柔光箱。

构图要服务于视觉焦点

构图要服务于视觉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主体塞在正中间,画面显得呆板,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把地平线放在下1/3处,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拍美食时斜45度构图比俯拍更有空间感,但拍摄证件照就必须端正,就像写字,楷书工整适合正式场合,行书飘逸适合抒情——构图规则本质是视觉语言的选择。

快门速度能冻结或模糊时间

快门速度能冻结或模糊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奔跑的宠物总糊成一片?把快门调到1/500秒以上;想拍车灯拖曳的光轨,则需要三脚架配合1秒以上的慢门,有个反常识的现象: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用1/50秒),但开启防抖功能可以突破这个限制,这就像用筷子夹菜,夹花生要快准狠,捞面条却要慢而稳。

后期不是救世主但能画龙点睛

后期不是救世主但能画龙点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raw格式万能,结果发现灰片调色比直出还难;也有人过度依赖滤镜,导致肤色像番茄酱,正确的思路是:前期保证曝光准确,后期微调色温、拉回暗部细节,高光溢出就像烧焦的菜没法补救,但欠曝的片子还能抢救,调色是给照片"化妆"不是"整容",原片的情绪基调早在按下快门时就决定了。

设备要适配拍摄场景

设备要适配拍摄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别人用长焦拍月亮,自己也买200mm镜头,结果发现根本拍不清?其实手机通过多帧合成也能拍月轨,拍会议记录用24-70mm变焦比定焦方便,但拍星空必须大光圈广角,就像炒菜,家常小炒用铁锅足矣,没必要搬出分子料理设备,关键要清楚:你现在最常拍的题材,最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