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大小,比如拍摄人像时,将f/1.8的大光圈比作"聚光灯",背景自然虚化;而风光摄影用f/11的小光圈,就像人眼聚焦时整个画面都清晰,但要注意,大光圈在强光下容易过曝,此时需要像调节水龙头一样,配合调快快门或降低ISO来平衡。
快门速度怎样定格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1000秒的快门如同按下暂停键,连飞溅的水花都能凝固;而1/30秒的慢门则像用拖把蘸水画画,能拍出车灯轨迹,曾有学员问:"为什么夜间拍流水总模糊?"其实三脚架是慢门的保险栓,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建议不低于焦距倒数——比如50mm镜头至少用1/50秒。
构图三分法打破视觉呆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交点就是黄金位置,拍夕阳时,地平线压在下方1/3线,比居中构图更有层次感,但规则也可以打破——当湖面倒影特别完整时,对称构图反而更震撼,试着问自己:主体周围是否有干扰物?就像整理房间时挪开杂物,通过变换机位或裁剪让画面更简洁。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天拍人像容易脸色发青,就像戴着蓝墨镜看世界,此时将白平衡调到"阴影"模式,相当于给画面加了暖色滤纸,但拍摄冰雪场景时,自动白平衡可能偏灰,手动设置5500K才能呈现冷冽的蓝调,有个实用技巧:餐巾纸是最简易的灰卡,对着它做自定义白平衡比后期调色更高效。
实战中如何平衡曝光三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快门、ISO像三条腿的凳子,动一条就要调整其他两条,室内拍会议照时,优先保证安全快门,然后开大光圈,最后才提高ISO——就像煮面先烧开水再加面,最后调味,遇到光比大的场景,可以开启"高光警告"功能,这好比炒菜时尝咸淡,避免天空过曝成死白。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