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拍摄需要多贵的相机才够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刚接触摄影时总被价格吓退,其实日常记录根本不用追求顶级设备,就像买菜不必用米其林厨具,3000元左右的微单或高端卡片机完全能满足需求,比如索尼ZV-1这类机型,拍孩子追焦够快,夜景模式也能应付生日蛋糕烛光,画质比手机明显高出一截,关键是揣进口袋就走,不会因为设备太重而放弃带出门。
手机和相机的分水岭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想拍奔跑的宠物或黄昏逆光人像时,手机就开始力不从心了,相机传感器像更大的"捕虫网",能捕捉更多光线细节,上周帮邻居拍毕业照,她用iPhone拍的总有动态模糊,而借来的佳能M50二代连发丝都能定格,不过要提醒的是,如果只是发朋友圈,手机修图后差距其实不大——除非你打算把照片洗出来挂墙上。
二手相机是不是坑很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像买二手车,懂行的人能捡漏,经手过三台二手富士相机,发现2018年后的机型故障率明显降低,重点检查快门数(相当于汽车里程),5000次以内的中端机性价比最高,有个诀窍:要求卖家提供暗场照片,纯黑环境下长曝30秒,屏幕有亮点就是传感器老化,不过新手还是建议走平台验机,多花200元比修主板划算。
为什么镜头比机身更值得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花大钱买全画幅,却配个廉价变焦头,这好比用顶级咖啡机配速溶粉,50mm定焦镜头才几百块,但拍出的虚化效果能让早餐照片立刻高级起来,去年用永诺35mm拍咖啡馆,店主还以为我用的是上万的设备,镜头保值率惊人,十年前买的适马art系列现在还能卖原价七成。
配件到底要不要一步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开始千万别买齐所有配件!就像健身卡没到期就囤蛋白粉,除了必备的UV镜(保护镜头)和备用电池,其他等实际需要再添,我第一台相机配的八爪鱼三脚架,三年用了不到五次,反倒是19块手机买的柔光罩,拍静物时帮了大忙,建议先拍三个月,你会发现最需要的可能是张128G高速卡——连拍时缓冲速度太重要了。


 MountainPeakAdventure
 MountainPeakAdventur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