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千元拍照手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千元机也能拍出通透感
很多人觉得便宜手机拍出来总是灰蒙蒙的,其实关键在光线运用,下午四点的阳光穿过树叶时,试着把手机测光点对准高光部分,你会发现暗部细节自动提亮了,就像煮汤时火候不够可以加勺高汤,遇到逆光场景时打开HDR模式,相当于给阴影区域"补了一勺光",某款售价999元的机型在傍晚测试中,开启AI场景识别后,云层层次比肉眼所见更丰富。
夜景模式不是万能钥匙
看到"超级夜景"按钮就无脑开启?实测发现千元机的多帧合成需要6秒手持,拍奔跑的宠物反而会糊成一片,上周帮邻居拍生日蛋糕,关掉夜景模式调高ISO到800,配合餐桌小台灯,画质反而比强行用夜景更干净,这就像煮泡面时猛火快煮比小火慢炖更能保持面条弹性,某些场景下"快拍"比"慢工"更实用。
人像虚化要会挑背景
用799元手机测试发现,当背景距离人物超过2米时,算法虚化边缘才不容易穿帮,上周公园里给小孩拍照,刻意让她站在灌木丛前而不是铁丝网旁,后期虚化后发丝过渡自然得多,就像用剪刀裁纸时,沿着图案边缘剪总比剪复杂花纹容易,选择纯色或重复纹理的背景,千元机也能拍出单反感的虚化。
超广角镜头要避开边缘
某款899元手机的超广角在画面最外侧20%区域会出现明显畸变,但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央1/3处就基本正常,上周拍同学聚会时,故意让两侧朋友往后站半步,成片后所有人的脸型都很自然,这就像包饺子时馅料不能太靠边缘,懂得给镜头缺陷留余地,千元设备也能拍出合格团体照。
长焦功能不如多走两步
标榜"50倍变焦"的千元机,放大到10倍后画质就崩坏得像打马赛克,但实测发现站在3米外用主摄拍特写,再后期裁剪,清晰度反而更高,就像隔着马路喊话不如走近说清楚,与其依赖数码变焦,不如培养"用脚变焦"的习惯,上周拍广场雕塑时,往前凑了1.5米用主摄拍摄,金属纹理的细节比站在原地放大拍摄多出三倍。


 Ocean海洋深
 Ocean海洋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