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摄影师郭濮源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郭濮源如何用光影塑造人物情绪
按下快门的瞬间,光线从来不是偶然,郭濮源常让模特侧身站在落地窗前,用晨光斜切过鼻梁投下锐利阴影,这种“刀锋光”会强化骨骼线条,同时让眼窝沉入暗部——你猜他为什么总让模特微微抬下巴?因为下颌阴影一旦断开,整张脸的情绪就会从倔强变成脆弱,2018年他为《VOGUE》拍摄时,甚至用银色反光板把阳光折射成冷调,硬生生把盛夏拍出了雪地般的孤寂感。
他为何痴迷于破坏性构图
当助理第三次提醒“模特的脸被裁掉一半了”,郭濮源反而让镜头更贴近,这种看似失控的构图,其实藏着数学题:当人物占据画面左三分之一且切断于锁骨位置时,观众的视线会自动补全被裁切的躯体,产生更强的代入感,就像我们总记得半融化的冰淇淋比完整的更诱人,他在2021年米兰时装周后台的拍摄中,故意让对焦平面倾斜15度,使皮衣的铆钉虚化成光斑,反而让静态照片有了眩晕般的动感。
道具在郭濮源手中变成毒药
别人用玫瑰表达浪漫,他偏要选花瓣边缘卷曲的枯萎玫瑰,某次香水广告拍摄中,他要求把玻璃瓶浸入混有墨汁的冰水,当瓶身凝结出黑色露珠时,奢侈品突然有了危险的美感,这种“道具异化”手法就像煮咖啡时故意过萃——苦涩感反而让甜味更清晰,最绝的是他用微波炉加热塑料薄膜裹住模特头部,那些扭曲的折射光斑,比任何修图软件制造的特效都真实。
色彩暴力背后的精密计算
郭濮源调色盘上的撞色从来不是赌博,他深谙当背景出现克莱因蓝时,模特必须涂橘色口红——这两种颜色在色轮上相距180度,视网膜会因无法同时聚焦而产生颤动感,但真正疯狂的是2019年那组霓虹灯大片:品红灯光下,他让模特穿着青柠绿西装,这两种颜色在CMYK色谱里会互相吞噬,最终呈现的却是诡异的和谐,想知道秘诀?他在拍摄前用分光仪测量了每种材料的反射率,后期调色时连0.3%的色偏都要修正。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