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摄影专业的本科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传感器尺寸影响画面层次
全画幅和APS-C画幅的差异就像客厅与阳台的观景视野,当拍摄故宫角楼的晨雾时,全画幅相机能同时捕捉屋檐琉璃瓦的细节与远处景山轮廓,而残幅相机拍到的画面就像把脸贴在阳台玻璃上——视角变窄的同时,暗部容易出现噪点颗粒,这解释了为什么北京电影学院的实践课上,老师会让学生用不同画幅设备拍摄同一场景,对比焦外光斑的过渡差异。
快门速度选择决定动态表现
拍摄上海外滩车流时,1/30秒的快门会让出租车尾灯拉出丝绸状光轨,但手持拍摄容易让东方明珠塔身模糊,这就像试图用勺子接住喷泉的水柱——速度太快只能冻结水珠,太慢又会全部漏掉,中国传媒大学的夜景实训中,学生需要反复调整三脚架高度,在2秒至1/800秒之间测试二十组参数,才能找到平衡车流动感与建筑清晰度的临界值。
白平衡设置改变情绪基调
南京艺术学院的人像课上出现过有趣现象:同一组布光下,5500K色温拍出的模特皮肤像新鲜三文鱼般红润,而调到4000K时则像冷藏柜里的鸡胸肉发青,这类似于餐厅用暖光照射食物激发食欲,医院用冷白光营造洁净感,学生在棚拍戏曲造型时,会故意将白平衡偏移到洋红色,让京剧脸谱的玫红色彩在画面中更跳脱。
镜头焦距重塑空间关系
用24mm广角镜头拍摄重庆洪崖洞,近处的灯笼会夸张变形,远处的长江索道却缩成细线;换85mm中长焦拍摄时,压缩的空间感能让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产生剪纸般的扁平美感,浙江传媒学院的街拍训练中,学生被要求用同一模特在10米至50米距离上,分别用35mm和135mm镜头拍摄,体会焦距对人物与环境比例关系的魔法式操控。
景深控制引导视觉焦点
广州美术学院的产品摄影课上,拍摄珠宝时f/2.8的大光圈能让钻石切面化作彩色光斑,但金属LOGO铭牌可能已虚化成色块,这就像我们眯眼时睫毛会模糊,但视线焦点处的文字反而更清晰,学生需要练习用对焦尺手动微调,让手表盘面12点刻度与表带搭扣同时落在景深范围内,这种精确控制比自动对焦更考验基本功。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