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师会提前规划拍摄主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是摄影的全部,其实真正的拍摄从开机前就开始了,比如拍摄城市风光时,老手会提前查看天气预报,研究太阳方位与建筑的关系——就像厨师不会等客人点菜才去菜市场,我曾为拍摄故宫角楼日出,连续三天凌晨四点蹲守,最终等到晨雾与霞光同时出现的20秒,这种"笨功夫"恰恰是新手机械模仿参数时最易忽略的。
他们懂得光线是隐形的造型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模特,有人拍得皮肤通透,有人却拍出油腻反光?秘密在于对硬光与柔光的把控,正午阳光直射时,专业摄影师会寻找树荫或使用柔光板,这和女生打粉底是一个道理——直接往脸上扑粉只会卡粉,先上隔离霜才能自然,有次拍摄化妆品广告,客户要求表现玻璃瓶的晶莹感,我们特意等到下午四点,用西晒的暖光穿透瓶身,瓶体顿时像注入了琥珀色的蜜糖。
构图时他们在和画面玩跷跷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体放中间不就好了?"这种想法就像把所有的菜倒进火锅乱煮,有经验的拍摄者懂得视觉平衡的微妙:拍咖啡馆吧台时,故意让咖啡师偏右,左边留出蒸汽缭绕的咖啡机,画面立刻有了呼吸感,这类似于书法中的"计白当黑",留白不是浪费,而是给视线散步的空间,遇到复杂的街景,他们会蹲下用仰视角,让杂乱的背景变成干净的蓝天——有时候解决混乱的方法不是删除元素,而是换个角度看世界。
后期处理是第二次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直出照片就欢呼的,像极了炒菜不放盐还自我感动的新手,专业流程中,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必须经过烹饪才有味道,但调色不是无节制加料,有次修人像,学徒把肤色调得比芒果还黄,就是因为忘了对照现场记忆,我的习惯是把显示器和苹果手机屏幕做对比,毕竟现在90%的观众是用手机看照片,后期应该像化妆,目标是让别人看不出你动了手脚。
他们总在等待决定性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摄影师为什么能抓到新娘父亲抹泪的瞬间?因为他们知道致辞环节父亲一定会站到特定位置,这种预判能力就像钓鱼,既要熟悉鱼群习性,也要耐得住寂寞,拍摄野生动物时,我常花几小时守着同一个水塘,等犀牛来喝水时扬起的水花形成彩虹,所谓运气,不过是把相机对准可能出现美好的地方,然后坚持到它发生。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