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相机曝光补偿提升画面亮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阴天或室内拍摄时,照片总像蒙了层灰?试试曝光补偿功能,这个像天平刻度盘的设置(通常标有±3的数值),往"+"方向增加就能让画面变亮,比如在咖啡馆拍甜品,当自动曝光让蛋糕显得黯淡时,手动增加0.7挡曝光,立刻能看见奶油纹理变得明亮,但要注意白色背景容易欺骗测光系统,此时反而需要减少曝光,这和冬天穿浅色衣服显胖是一个道理——相机会误判光线强度。
开大光圈就像拉开窗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镜头里藏着个类似瞳孔的光圈装置,用f/2.8这样的小数字表示时,就像完全睁开的眼睛,能放进更多光线,拍摄夜晚的路灯特写时,把光圈从f/8调到f/2.8,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光量能增加16倍,不过要注意,这会让背景虚化明显,就像近视者摘掉眼镜看远处,若是拍集体照就需要收缩光圈到f/8以上,否则后排人脸会像融化在焦外。
降低快门速度如同延长接雨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用桶接雨水:1/100秒如同快速晃过,只能接到几滴;1/4秒则像稳稳端着桶,能接满更多"光线雨水",拍摄流动的溪水时,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把快门从1/125秒降到1/15秒,不仅画面变亮,水流还会呈现丝绸质感,但手持拍摄时,这个数值不能低于1/60秒,否则照片就像醉酒者拍的——全是重影,有个矛盾点:想要画面亮又怕手抖?这时候就该请出下个技巧。
提升ISO要像调节热水器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ISO如同给传感器"加热",数值越高对光线越敏感,在昏暗的博物馆拍展品时,从ISO100调到1600,就像把温水突然煮沸,能瞬间获得明亮画面,但过度提升会像持续加热的水壶,产生噪点这种"水垢",现代相机在ISO3200内都能保持不错画质,好比新型热水器不易结垢,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拍摄孩子吹生日蜡烛,用ISO800配合1/125秒快门,既能定格火焰又避免满屏噪点。
巧用反光板给阴影区补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逆光拍人像时,人脸常黑得像剪影,这时银面反光板就像随身携带的月亮,把阳光折射到阴影处,实际操作时,让助手将反光板放在模特腰部高度,45度角反射,你会发现眼袋阴影突然消失了,没有专业工具时,白墙、甚至A4纸都能应急,就像用积雪反射阳光来照明,记住反射角度比力度更重要,正对阳光直射反而会造成刺眼的光斑。


 Magic魔法梦
 Magic魔法梦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