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摄影师如何选择主力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入行的新手常纠结"全画幅一定比半画幅专业吗?"其实就像厨师选刀,米其林大厨用菜刀也能雕花,关键看拍摄场景:婚礼跟拍需要高感光的全画幅,但电商静物用半画幅配微距镜头反而更灵活,见过用十年前5D2的摄影师把客户拍得热泪盈眶,也见过拿最新旗舰的同行被投诉虚焦——相机后面的头比CMOS更重要。
三脚架是摄影师的隐形助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建筑摄影必须用三维云台?这就像用圆规画直线,看似矛盾实则精准,拍上海外滩夜景时,普通球台稍微松动就会让垂直线变成比萨斜塔,有次拍瓷器反光,我把三脚架倒装成悬臂,客户盯着工作证问:"您这招是哪个师傅教的?"其实说明书第37页就写着这功能。
闪光灯功率不是越大越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过新人把1/128功率叫"鸡肋档位",直到拍婴儿特写才明白这是安全气囊,某次拍珠宝,主灯开1/4功率配合柔光箱,辅助灯却要用1/64像蜻蜓点水般补眼神光,闪光灯像老火靓汤,大火收汁会毁了食材本味,那些总开全功率的,跟往火锅里倒整瓶辣椒的食客有什么区别?
RAW格式是后悔药也是双刃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客户质问:"工作证上写着专业摄影师,怎么还要后期?"这就好比问米其林厨师为何不生吃食材,但过度依赖RAW就像总带着救生艇出海——去年拍沙漠星空,有个同行因为死守RAW连拍,32G卡十分钟就罢工,关键时刻,我会用RAW+JPG双格式,就像登山既带氧气瓶也练肺活量。
镜头防抖不能代替安全快门
总有人觉得带防抖的镜头可以像铁手功一样为所欲为,某次拍马拉松,看到有人用200mm镜头开1/30秒还炫耀防抖,结果照片虚得像印象派油画,我的工作证揣在兜里十年,总结出铁律:防抖是安全带,安全快门才是方向盘,拍儿童时,哪怕有防抖我也会把快门调到1/500秒以上,毕竟孩子变向比梅西还快。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