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器材

新疆风光摄影获奖作品,天山之巅,新疆风光摄影大赛金奖作品

新疆风光摄影获奖作品光线运用决定画面层次感拍摄新疆的雪山草原时,许多新手习惯正午顶光拍摄,结果画面扁平得像被熨斗烫过,获奖作品常选日出后两小时,此时斜射光能雕刻…

新疆风光摄影获奖作品

新疆风光摄影获奖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运用决定画面层次感
拍摄新疆的雪山草原时,许多新手习惯正午顶光拍摄,结果画面扁平得像被熨斗烫过,获奖作品常选日出后两小时,此时斜射光能雕刻出天山的褶皱——比如用侧光拍摄那拉提草原,草甸的波浪纹会投下细长阴影,连羊群的绒毛都泛起金边,若遇到阴天也别急着收相机,试试将ISO调到800,用低饱和模式突出乌云压顶的压迫感,去年《牧归》金奖正是靠这种末日氛围胜出。

色彩对比要像拌面般浓烈
喀纳斯的秋天为什么总在赛事中霸屏?关键在色彩搭配比过油肉拌面还大胆,白桦林的金黄需要碧蓝湖水衬托,拍摄时不妨旋转偏振镜压暗天空,让色彩饱和度形成阶梯差,但注意别贪心,赛里木湖的蓝如果和薰衣草紫同框,容易变成俗气日历画,获奖者往往只取湖岸一米内的野花做前景,像撒了孜然般点到即止。

构图要学会给风景留呼吸
看到巴音布鲁克九曲十八弯就架三脚架?且慢!获奖作品里河道只占画面1/3,其余留给流云和牧民的炊烟,记住新疆的辽阔需要视觉缓冲,就像馕坑要留气孔,拍沙漠时更得小心,把驼队放在左下交叉点,右侧沙丘必须延展到画面外,否则就成了旅游明信片,去年有个德国人用6×7画幅拍塔克拉玛干,故意让1/4画面留白,评委说看到了"沙粒在呼吸"。

极端天气才是隐藏加分项
五月突遇伊犁河谷的冰雹怎么办?专业摄影师反而会兴奋,2019年《风噬》获奖作品就是沙尘暴里拍的,调快门至1/2000秒凝固飞石,后期把白平衡调到6500K让昏黄带点金属质感,记住新疆的天气比姑娘脾气还多变,阿勒泰的晨雾十分钟就散,要像抓逃跑的羊肉串那样快——提前踩点、开机预热、备好ND镜,毕竟评委就爱看这种"差点没拍到"的刺激感。

长焦镜头能压缩出超现实
为什么普通人拍天山总像背景板?试试400mm长焦把雪峰"拉"到骆驼眼前,获奖作品《对峙》就用这招,让三公里外的博格达峰仿佛要撞上吃草的牛羊,其实这是光学把戏——就像拌面里的萝卜丝,看着多但都是竖着切的,拍摄时要注意空气透视,下午三点后水汽蒸腾最适合,焦距越长越要提防热浪扭曲,最好用快门线避免手抖。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