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圈如何影响照片明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开水龙头时,水流大小决定了接满一杯水的速度——这和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原理异曲同工,将相机调到光圈优先模式(A/Av档),试着把f值从f/16调到f/2.8,你会发现取景器明显变亮,但要注意,大光圈虽然能提升暗光环境拍摄成功率,却可能让风景照失去整体清晰度,比如拍摄咖啡馆菜单时用f/1.8,只有"今日特供"几个字清晰,后面的价目表全糊成色块,这种技术矛盾需要根据主体灵活取舍。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观察过雨滴砸在车窗上的轨迹吗?1/1000秒的快门能凝固雨滴的球形状态,而1/30秒会拉出细长银线,上周给邻居小孩拍骑自行车照片,用1/250秒仍拍到模糊的车轮辐条,后来提升到1/800秒才抓准腾空瞬间,但高速快门会迫使ISO飙升,傍晚拍足球赛时若坚持用1/1000秒,得到的可能是布满噪点的"雪花片",这时不妨尝试1/500秒配合摇拍技巧,让背景流动而主体相对清晰。
构图三分法打破居中魔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习惯把人物怼在画面正中间?试着想象取景器上画着"井"字格,拍湖边落日时,把地平线压在下1/3线处,留出更多天空展现云霞;给闺蜜拍半身照时,让眼睛落在上1/3线交叉点,不过死守规则也可能翻车——上次拍悬崖边的孤树,严格按三分法构图反而显得刻意,当主体自带强烈对称性时,比如教堂的玫瑰窗,大胆居中反而更有冲击力。
白平衡纠正偏色有妙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在暖光灯下拍的白衬衫总泛黄?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常被环境光欺骗,餐厅拍美食时,试着用瓷盘或餐巾纸做自定义白平衡参考,有次在霓虹灯招牌下拍人像,自动模式把肤色染得紫青,改用阴影预设后立刻正常,但刻意保留特定色温也能营造氛围,比如保留烛光的橙黄让生日照更温馨,记住RAW格式能后期无损调整,但直出党最好养成拍摄前检查色温的习惯。
对焦模式要跟着主体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追拍广场上的鸽子时,单次对焦总在按下快门前就失焦?切换到连续对焦(AF-C)模式,半按快门时对焦点会像磁铁一样咬住移动目标,不过拍静物特写时,这个模式反而可能因轻微晃动反复拉风箱,上周拍微距甲虫,改用手动对焦配合放大查看功能,才精准对准复眼结构,高速移动用动态追焦,精密创作靠手动微调,就像不能用切肉刀雕玉一样。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