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线是拍照的第一道门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起相机时才发现,明明眼前景色很美,拍出来却灰蒙蒙的,问题往往出在光线——它像调色师手里的画笔,能决定画面的生死,正午阳光直射时,试着让人物站在树荫下,让树叶间隙漏下的光斑自然打亮面部;阴天拍摄时,记得把相机白平衡调到"阴云"模式,否则整张照片会泛着病态的蓝,逆光拍摄花朵时,不妨用身体挡住太阳,你会突然发现花瓣的纹理像被施了魔法般清晰起来。
构图需要打破思维的边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把主体放在正中间?这就像永远用同一个调料炒菜,下次试着打开相机网格线,把地平线压在下三分之一处,天空立刻就有了呼吸感,拍摄行走的人物时,在他视线方向多留些空白,画面顿时会讲故事,遇到对称的建筑别急着拍正面,绕到侧面45度角,让阳光在廊柱间投下深浅不一的影子,平面的砖石突然就有了立体生命。
对焦失误比跑焦更可怕
见过拍人像时睫毛根根分明而眼睛却糊成一片的照片吗?这就是自动对焦的陷阱,拍摄静物时改用手动对焦,转动对焦环直到取景器里出现"晶状体反光"——那个小光点越亮,对焦越精准,拍奔跑的宠物时,别迷信连拍模式,提前半按快门锁定焦点,等它进入预设区域再全按下去,成功率反而更高。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的魔术
瀑布拍成棉花糖?还是喷泉拍成冰锥?这取决于你手指下那个1/1000秒或1/8秒的选择,拍摄车流时,三脚架配合2秒慢门,红色尾灯会拉出绸缎般的轨迹;而拍飞鸟时,哪怕用1/2000秒快门下,也可能发现翅膀尖端还是糊的——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老摄影师总说"快门速度要预留三倍安全余量"。
后期不是救生圈而是冲浪板
总有人指望后期能拯救废片,这就像用美颜APP修补模糊的自拍,真正有用的后期是:拍摄时就预留调整空间,比如清晨拍海景,故意欠曝1档保留云层细节,回家拉亮阴影时,礁石上的贝壳依然粒粒可见,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而JPG已经是方便食品——前者给你二次烹饪的自由,后者只能微波加热。


 Grace优雅风
 Grace优雅风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