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跟拍和影楼摄影师哪个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跟拍更考验临场应变能力
婚礼现场没有重来的机会,摄影师得像猎豹盯猎物一样随时准备抓拍,新人交换戒指时手指发抖、父亲转身抹眼泪的瞬间,错过就是永远,影楼拍摄能反复调整灯光姿势,但婚礼上你得在混乱环境中快速判断构图,比如逆光时要不要开闪光灯、宾客突然闯入镜头如何补救,见过一位同行在新娘抛捧花时直接躺地上仰拍,这种随机应变影楼里根本用不上。
影楼摄影师对细节把控更严格
棚拍时连发丝分叉都能用夹子调整,但婚礼现场新娘头纱被风吹乱,你只能靠后期修图,影楼摄影师习惯对妆面、服装褶皱吹毛求疵,像强迫症整理衣柜那样追求完美,有位客人带着影楼样片要求婚礼跟拍也拍出同样效果,殊不知户外阳光会让人睁不开眼,婚纱反光也完全不同,两种场景对"完美"的定义本就不同,就像家宴和米其林餐厅的摆盘标准。
器材选择暴露工作逻辑差异
跟拍师的背包像急诊医生药箱,常备16-35mm广角应对大场景,70-200mm长焦偷拍情绪特写,还得揣着备用电池应对全天拍摄,影楼摄影师则像实验室研究员,固定机位配85mm定焦拍肖像,环形灯保证每寸皮肤受光均匀,有次见影楼摄影师临时接跟拍单,全程用50mm定焦追着新人跑,新人走三步他就得退五步,这种错配就像用手术刀切牛排。
后期处理思路截然不同
婚礼跟拍的修图要保留现场感,适当保留环境噪点反而增加真实温度,见过有人把酒店水晶灯修得像科幻片,新人皮肤磨得连指纹都没了,反而假得离谱,影楼样片则可以精雕细琢,像给油画做修复——把背景布褶皱P平、给口红补色差都是常规操作,但把这种工艺套在婚礼跟拍上,那些自然流露的眼泪和笑纹就全毁了。
收入模式决定服务重心
影楼常靠加选照片盈利,会刻意多拍不同角度的单人照,而跟拍摄影师更像战地记者,关键剧情没拍到就是重大失误,有对新人抱怨跟拍师没拍够单人特写,却忘了仪式时对方正忙着记录他们交换戒指的全程,这就像埋怨急诊医生没做美容手术——根本是两套评价体系,选择时得先想清楚,你要的是精心设计的艺术照,还是不可复制的生命记忆。


 LavenderMist
 LavenderMist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