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有前途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行业正在经历技术洗牌
十年前靠一台单反就能开工作室的时代早已结束,现在客户会直接问"你能拍8K RAW吗",就像问出租车司机"你的车有没有自动驾驶"一样自然,我见过坚持用D810的老摄影师,最后连婚礼跟拍的单子都接不到——新人嫌弃他的设备拍不出"电影感",但技术迭代也带来新机会,去年帮网红拍短视频的摄影师,今年可能就在教企业团队用AI修图。
真实需求比想象中更细分
在儿童摄影机构实习时发现,家长其实不care什么焦外虚化,他们只关心"能不能拍到孩子笑",而电商服装拍摄更夸张,客户会要求"把这条牛仔裤拍出年薪百万的感觉",有次我用了三盏影视灯布光,甲方却说"手机上看还没隔壁用自然光的清晰",现在专门拍宠物殡葬、工地进度记录、口腔诊所案例的摄影师,反而比拍写真的更忙。
收入结构决定生存状态
认识个拍汽车的老手,他靠4S店年度画册就能吃半年,但私下接的二手车商单子才是现金流,婚纱摄影师小王更绝,旺季拍客片,淡季就去当无人机飞手,最颠覆认知的是教退休大爷用手机拍花的阿姨,她在老年大学收费比商业拍摄还稳定,这行早就不是"按快门赚钱"的逻辑了,去年有个同行靠卖自己拍的云朵素材库,抵得上别人修两百组客片。
审美疲劳比技术落后更致命
有个坚持用胶片拍人像的师傅,客户都是95后——他们觉得数码太"假",但更多案例是反着来的:影楼样片库里还是那些韩式柔光,年轻人早就在小红书刷"丧葬风"写真了,我吃过亏,给茶室拍的古风套系用了传统留白构图,结果老板说"现在要能发朋友圈的九宫格切割",后来发现,会模仿最新短视频运镜的摄影师,报价能比传统派高30%。
跨界能力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朋友工作室最近裁掉了专职修图师,因为签约摄影师自己就会用3D LUT调色,更夸张的是建筑摄影师老陈,他现在用建模软件做拍摄方案预览,客户看完虚拟效果就直接签合同,有次拍美食,厨师突然要求"把这道菜拍出赛博朋克的感觉",幸好我平时常玩灯光装置艺术,这行未来可能需要你会写分镜脚本、懂点AR展示,甚至要能帮客户策划社交媒体传播。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