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相机初学者课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了解相机的基础构造
刚拿到相机时,很多人会被密密麻麻的按键吓到,其实核心操作区只有几个:快门按钮、模式转盘、主拨盘和菜单键,试着半按快门,听到“滴滴”声说明对焦成功,再完全按下完成拍摄,就像学骑自行车,先掌握刹车和油门,复杂的技巧可以慢慢来,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模糊?很可能是因为手抖或对焦不准,这时候可以开启镜头防抖功能(如果有),或者调高快门速度。
曝光三要素决定了照片的明暗
光圈、快门、ISO就像水龙头的三个开关——光圈控制进光量大小(f/2.8是大光圈,f/16是小光圈),快门决定水流时间(1/1000秒能凝固水滴,1/2秒会拍出拖影),ISO则是水压强度(越高画面越亮但噪点越多),在晴天户外拍摄时,试试用AV模式(光圈优先),把ISO调到100,让相机自动匹配快门速度,如果发现照片过曝,可以降低曝光补偿,就像给阳光“戴墨镜”。
构图技巧让照片会说话
九宫格线是藏在相机里的秘密武器,打开网格显示,把地平线对齐下1/3线,主体放在交叉点上,照片瞬间就有了重点,拍人像时,留出视线方向的空间,否则会像被框住的囚犯,遇到杂乱的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背景,或者开大光圈虚化掉干扰物,电线杆从头顶“长”出来、地平线“切脖子”这些错误,连后期都救不回来。
白平衡和色彩模式影响氛围
为什么傍晚的照片总发蓝?因为相机被日光“骗”了,在“K”手动白平衡模式下,调到5500K接近正午阳光,2800K能还原烛光的暖黄,想要直出胶片感?试试“风光”色彩模式,红色和绿色会更鲜艳,拍摄食物时遇到惨白的灯光,别急着调色温——在餐巾纸上自定义白平衡,就像给灯光“测体温”,比后期加滤镜自然得多。
实战演练比死记参数更重要
理论知识就像游泳手册,不下水永远学不会,建议做个小实验:同一场景下,先用P档全自动拍,再换成M档,手动调出相同效果,你会发现自动模式经常把ISO拉得太高,而手动控制能保留更多细节,遇到转瞬即逝的画面怎么办?提前把常用设置存入C1/C2自定义档,就像游戏里的快捷技能键,最后记住,拍坏的照片比拍好的更珍贵——它们是你进步的脚印。


 灵眸闪烁光芒
 灵眸闪烁光芒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