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具备什么条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一台趁手的拍摄工具
很多人纠结是否必须用专业相机才能学摄影,其实手机也能拍出好照片,关键在于理解工具的特性,比如用手机拍摄时,尽量避开逆光场景,因为小底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有限,强光下容易丢失暗部细节,而用微单或单反时,则要熟悉不同镜头的视角——广角镜头拍风光时边缘会变形,但恰恰能营造视觉张力,见过有人用50mm定焦拍人像,背景虚化漂亮,但退到墙角才发现取景框里只剩半张脸,这就是没提前估算拍摄距离的典型教训。
观察力比参数更重要
为什么老摄影师用自动模式也能拍出好作品?因为他们会"看",清晨阳光斜射时,树影能在地面形成天然引导线;雨天车窗上的水珠,稍加构图就是现成的框架式前景,有次在夜市看到个新手,三脚架上的相机参数调了十分钟,等按下快门时,摊主收摊的推车刚好入镜,与其死记f/8的光圈值,不如培养发现画面中点线面关系的本能——就像厨师不看菜谱也能掂出咸淡。
后期处理是必要的创作步骤
有人说"直出才是真实",但暗房时代的大师们同样会做局部减光,RAW格式就像生面团,白平衡和曝光如同酵母用量,没经过发酵的面包终究欠点风味,见过过度锐化的风景片,山体边缘像用剪刀裁出来的;也见过调色克制的作品,明明是阴天拍的稻田,却通过分离色调调出了恰到好处的秋意,关键要明白:修图不是遮丑布,而是让照片说出你按下快门时心里看到的画面。
耐心是快门之外的必修课
拍日出时发现云层太厚?别急着收器材,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多等二十分钟,可能突然出现的霞光会把云海染成紫红色,就像钓鱼,技术决定能不能中鱼,耐心决定能不能钓到大鱼,曾有个学员在植物园蹲守三小时,终于等到蝴蝶停在预先对焦的花蕊上——这种等待不是运气,是用时间换来的必然,相机里最贵的零件不是CMOS,是取景器后面那个能沉得住气的大脑。
(全文598字)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