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的手机如何拍出清晰夜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觉得千元机拍夜景就是"睁眼瞎",其实关键在手动模式,比如红米Note系列,把ISO控制在800以下,曝光时间拉到1/10秒,找个路灯当天然补光灯,上周拍小区烟花,我把手机架在快递盒上,用耳机线当快门线——成片里火星轨迹比肉眼看的还清楚,这就像煮泡面,火候大了会糊,但小火慢煮反而出滋味。
两倍变焦比一亿像素更实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厂商总爱吹嘘超高像素,但千元机的传感器吃不下这么多数据,实测某款标称1亿像素的手机,默认模式其实是通过四合一输出2700万像素,反倒是双击屏幕切换2倍变焦时,相当于用中央最干净的1200万像素区域裁切,拍猫胡须比直接怼脸拍更锐利,就像用剪刀裁A4纸,直接剪小方块比先画满整张纸再裁剪更精准。
人像模式的头发丝战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千元机的虚化算法常把发梢吃成平板,有个邪道技巧:让人物离背景至少三米远,自己往后退两步用2倍变焦拍,上周给穿碎花裙的闺蜜拍照,发现算法把裙摆镂空花纹误判成背景,虚化得支离破碎,后来改到树荫下,让阳光从侧面打亮发丝边缘,手机才终于分清主体和背景,这就像包饺子,馅料放太多会撑破皮,留点余地反而包得漂亮。
早餐店的阳光是最好的修图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早点铺蒸笼的白汽了吗?那是千元机拍氛围感的天然道具,把手机白平衡调到"阴天"模式,蒸汽会变成金黄的晨光滤镜,上周六拍煎饼摊,逆光时摄像头自动压暗了前景,正好突出油锅里跳跃的油星,别迷信夜景模式,清晨六点的自然光能拍出手机算不出的层次感——就像老面馒头比速冻包子多的那股发酵香。
视频防抖的物理外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路拍视频总像醉酒录像?拆个矿泉水瓶底当简易云台,实测把手机卡在弧形瓶底凹槽里,边走边拍能过滤70%的抖动,原理类似螃蟹横着走更稳当,增大接触面就分散了震动,拍孩子踢球时,我把手机绑在折叠凳腿上,慢动作镜头居然有滑轨效果,电子防抖裁切画面就像用橡皮擦修改作业,物理防抖才是直接写好正确答案。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