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名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按下快门前,你是否思考过光线的方向?正午的硬光会在人脸投下浓重阴影,而薄云天气的柔光却能抚平皱纹,记得在西藏拍人像时,我刻意等到下午四点,斜射的阳光将经幡的影子拉长,老人脸上的沟壑反而成了岁月的勋章,若遇到阴天,不妨寻找反光板或白色墙壁补光,就像给画面悄悄打了层粉底。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
为什么总感觉自己的照片平淡?或许因为你总把主体放在正中央,尝试将地平线压到画面下三分之一处,给天空留出呼吸空间;或是用前景的树枝形成天然画框,有次在西湖边,我蹲下来用石板路做引导线,远处的小船突然有了故事感,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当满月恰好悬在电视塔尖时,居中构图反而最震撼。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魔法
飞鸟的翅膀该如何定格?1/1000秒能凝固雨滴,但1/30秒能让瀑布变成丝绸,去年拍城市车流时,我架好三脚架用2秒长曝光,红色尾灯像熔岩般在立交桥上流淌,不过手持拍摄别盲目追求慢门,安全快门法则要牢记:焦距的倒数就是最低快门速度,比如用50mm镜头时,1/50秒是防抖的底线。
情绪比技术参数更重要
相机参数再完美,比不上孩子转瞬即逝的笑涡,在东京街头,我见过老摄影师用手机抓拍情侣依偎的背影,暖调路灯下根本不需要考虑白平衡,有时候关掉连拍模式反而更好——当藏族老妇捻动佛珠的刹那,等待已久的单次快门声,恰似与虔诚心灵的击掌。
后期是未完成的底片
有人说直出才是真实,但暗房时代的大师们也调整反差,就像炒菜最后要撒盐,RAW格式给后期留足余地,有张雪景原片灰蒙蒙的,拉高对比度后,松枝上的积雪突然有了绒毯的质感,但切记别过度——当肤色开始像塑料娃娃,说明高光细节已经报警了。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