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在正中心构图
拍摄于内蒙坝上。树丛处在画面的中央,拍摄时加装了渐变滤色镜强调了天空的蓝色调, 使之与夕照下成暖色调的树形成了强烈对比,同时更好的突出作为主体的树木。将主体置于整个画面中央的构图,摆脱了常 规的构图手法,使人们的视线自然吸引到中心点上,
垂直竖线条的构图,在画面上似乎无法突出主体,但整齐的 竖线条,却能形成整齐划一的排列对比结构,使得照片极具规律和形式感,安排画面左侧的红色拖拉机,以鲜亮的色彩打破 了画面的呆板结构,还为画面增添了一些生机。3.制造对角线构图
拍摄于青海。为了更好的突出山坡上云天中的牛,采用了倾斜仰拍角度,使画 面的山坡形成对角线,同时把牛放在黄金分割线附近,蓝天中占画面一半喷簿而出的云层,被有意识地安排在牛身体上方的 位置,从而增强了整幅图片的冲击力。4.对称分割画面构图
拍摄安徽宏村。这是一幅对称结构的图片,画面左边是一排徽居,为了 平衡画面结构,在画面的右边分别放入了枝叉和小石拱桥。为了更好地渲染环境,摒弃了常见的构图手法,将画面一分为二 ,减曝一档拍摄,使山体的倒影完全呈现了出来。水面上的涟漪似乎成了打破整个画面完全对称构图的唯一亮点。5.为画面留下更多空白
拍摄于福建尤溪。傲然挺立在云天下的一棵树,画面上方被云雾霞光和 蓝天所填满,与下面充实的梯田和孤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大面积的空白给整个画面带来一种空灵的感觉和充分的想像 空间。6.让人物视线朝向画面外方
同样的“井”字构图,人物处在 右下角的黄金分割线附近,但它与传统的人物构图手法却大不相同,画面中的人物身体(视线)朝向从传统的朝画面内方, 变成了朝画面外方。身体(视线)朝向画面外,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联想,图片的内涵也得到更大的延伸和扩展。7.把主体放在框架外
借助大光圈拍摄形成的虚幻小白亮圈仿佛像是舞台上的灯 光,分布在居中的寒梅四周,衬托寒梅的是这些亮圈中的一块黒影,虚幻的亮圈围绕在四周,虽然起到了框架作用,但却退 至远景里成了主体的陪衬。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