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简称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快门速度决定画面动静
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用速度讲故事,1/1000秒能凝固飞鸟展翅,1/15秒却让车灯拉出光轨,新手常纠结"用高速还是慢速",其实雨天玻璃上的水痕就是答案——想看清水滴用高速,要表现雨丝流淌就用慢速,记住矛盾点:手持拍摄时,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倒数,但防抖技术能让这个规则失效。
光圈大小控制虚实魔法
f/1.8和f/16的区别,就像眯眼看清远方与睁大眼睛找睫毛,大光圈拍人像时,背景化开的奶油质感不是偶然,是光学特性制造的视觉陷阱,但遇到集体照就得收光圈,否则后排人的耳朵可能和前排鼻子不在同一焦平面,有个反常识现象:多数镜头在缩小2-3档光圈时画质最佳,完全开足反而会损失锐度。
ISO是光影的妥协艺术
提高ISO就像在黑暗里调亮手机屏幕,能看清细节但会引入噪点,老式胶片时代的颗粒感被称作"质感",数码时代的噪点却常遭嫌弃,实际拍摄中,当你在博物馆禁用闪光灯时,ISO1600配合大光圈可能是唯一选择,有个实用技巧:彩色噪点比亮度噪点更刺眼,后期处理时可针对性降噪。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三分法线交汇处放主体,就像把糖放在咖啡搅拌必经之路,但打破规则的照片往往更难忘——居中构图适合对称建筑,负空间留白能制造呼吸感,试着拍儿童时蹲到与他们视线平齐,这个高度差产生的透视,比俯拍多了份尊重,记住矛盾:引导线应该指向主体,但故意指向画面外反而能制造悬念。
白平衡还原色彩真相
相机看到的白色和人眼不同,就像阴天时你以为的"白墙"其实泛蓝,自动白平衡在混合光源下常出错,婚礼现场的黄光与窗外蓝天就是典型战场,有个生活化解决法:餐巾纸是很好的自定义白平衡参照物,比灰卡更随手可得,有趣的是,故意设置错误白平衡能制造特殊色调,比如用钨丝灯模式拍夕阳会得到暴力橙。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