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持机可以提升稳定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强调"左手托镜头,右手按快门"?这个经典姿势就像端稳一碗热汤——左手掌心向上托住镜头底部,右手自然握持机身,两肘轻贴肋骨形成三角支撑,实际拍摄时,遇到1/30秒慢速快门,单手持机容易拍糊,而双手持机能让晃动幅度降低60%以上,注意食指关节不要挡住镜头变焦环,无名指和小指也别卡住电池仓盖,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抓拍速度。
低角度拍摄要调整身体重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蹲着拍还是跪着拍?这可比选择滤镜更重要,当需要拍摄儿童或宠物时,很多人习惯弯腰撅臀,不出十分钟就会腰酸背痛,正确的低机位应该像武术马步——单膝跪地,另一条腿屈膝成90度,相机搁在立起的膝盖上当临时支架,去年樱花季有位摄影师用这个姿势连续工作三小时,后来发现牛仔裤膝盖处磨出了两个对称的圆痕,但换来了二十多张构图完美的落樱照片。
侧身站位能避免投影干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阳光正好,但自己的影子总闯进画面?其实只要像跳交谊舞那样侧身45度站立,让阳光从非取景器的一侧照射过来,上周在古镇拍青石板路时,测试发现正面站立会产生长达两米的干扰投影,而侧身后影子刚好落在取景范围外的墙根处,记住左脚在前时用右眼取景,反之亦然,否则鼻尖容易误触触摸屏。
倚靠物体创造临时支撑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三脚架不在身边时,老邮筒、消防栓甚至垃圾桶都能变身摄影助手,去年冬天在松花江畔,有位穿得像粽子的摄影师把相机抵在结冰的栏杆上,用围巾裹住镜头防滑,拍出了雾凇的完美长曝光,关键要找到与胸口等高的固定物,太高的支撑点会让肩膀耸起导致肌肉颤抖,就像靠在吧台喝酒比站着喝更稳当,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弱光环境拍摄。
动态跟拍需要预判移动轨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飞鸟或跑动的孩子时,很多人像追公交车似的跟着目标狂奔,结果拍出来的全是虚影,正确做法是像守门员扑点球——双脚前后分开,腰部以上跟随目标匀速转动,下半身保持不动,上个月在赛车场,有位老哥用这个姿势连续跟拍二十圈,赛后发现鞋底在原地磨出了两个清晰的圆弧,但抓拍到了赛车过弯时最完美的倾斜瞬间。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