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有女摄影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传统限制了女性接触器材
早期摄影器材如同沉重的铁匠工具,三脚架和木质大画幅相机总重量超过20公斤,19世纪女性穿着束腰裙装时,连弯腰调整云台都困难,更别提带着设备翻山越岭,直到1960年代,随着宾得Spotmatic等轻量化135相机的普及,女性才真正有机会频繁操作专业设备,现在仍有年长摄影师坚持"重型三脚架才专业"的观念,但事实上曼富图Befree系列碳纤维脚架完全能满足多数拍摄需求。
行业偏见筑起无形门槛
摄影助理招聘时常见"限男性"的要求,理由是"需要扛器材熬夜",这就像要求厨师必须能单手颠动铁锅——实际上电磁炉照样能做出美味,纪实摄影师玛丽·艾伦·马克带着徕卡M6深入精神病院时,轻便器材反而成为优势,真正阻碍女性的不是体力,而是预设的行业规则,婚礼摄影现场,新娘常默认男性才是主摄影师,即便女性摄影师的技术设备更专业。
审美教育存在性别差异
男孩从小被鼓励拆解玩具汽车,这种机械熟悉度延续到理解相机结构上,但女性对光影的敏感常被忽视——就像多数人注意不到窗帘透光率的细微差别,人像摄影时,女性摄影师更能察觉模特睫毛膏的结块反光,这是男性同行容易忽略的细节,索尼A7RIV的4240万像素传感器能放大查看每根发丝,但发现问题的眼睛比像素更重要。
安全成本制约创作自由
凌晨四点独自在废弃工厂拍长曝光,男性摄影师只需担心电池电量,女性却要计算安全撤离路线,这种额外成本如同带着沙袋赛跑,导致许多女性选择棚拍或静物领域,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在非洲能睡在越野车里,而同样资历的女摄影师往往需要额外预算雇佣当地向导,安全快门速度之外,她们还要考虑更多现实因素。
职业发展面临双重标准
当男性摄影师拍出虚焦作品会被视为"艺术尝试",同样情况女性就可能被质疑"技术不熟",这就像厨艺大赛中评委对男性选手的焦糊牛排夸赞"烟火气",却给女性打低分,玛格南图片社直到1983年才有首位正式女性成员,这种滞后直接影响后辈的职业想象空间,现在用哈苏X2D拍商业片的女性越来越多,但行业顶级奖项的评委席仍需要更多多样性。


 Cool酷影
 Cool酷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