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技巧构图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体位置决定画面重心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杂乱无章?往往是因为主体被随意丢在画面角落,尝试将人物或静物放置在井字格交叉点——比如拍摄咖啡馆甜点时,把蛋糕碟对准右侧上交叉线,左侧留出咖啡杯和窗景,画面立刻产生呼吸感,主体偏离中心不等于随意摆放,就像宴会上主宾座位必须精心安排,其他元素才能自然围绕。
引导线让视线跟着走
高速公路的护栏为何总让人不自觉地看向远方?这个原理在拍摄铁轨、河流或长廊时同样适用,去年在古镇拍摄时,我刻意蹲低用石板路的缝隙作为引导线,终点是撑着油纸伞的行人,线条不必是直线,弯曲的树枝、旋转楼梯都能形成动态路径,但要注意避免线条"打架",两根引导线争夺注意力时,观众会像迷路般不知所措。
负空间是留白的艺术
给画面做减法比加法更需要勇气,拍摄山顶孤独的树时,我放弃了满山红叶,改用70%灰蒙天空作为负空间,这种处理就像水墨画的留白,主体反而更具冲击力,手机拍摄尤其要注意:点击主体对焦后,手指上滑降低曝光补偿,能强化负空间效果,但留白不是偷懒,空荡区域需要有质感,比如纯色墙面要保留细微纹理。
框架构图制造偷窥感
窗框、拱门甚至双手比出的取景框,都能把二维照片变成三维剧场,在京都民宿拍摄时,我透过和纸拉门的菱形镂空拍摄庭院,比直接拍摄全景多了份含蓄美,这种构图要注意框架与主体的明暗对比——深色窗框配亮处主体效果最佳,但别过度依赖框架,就像相框再精美也不能拯救拙劣的画作。
打破规则需要更高明
当有人说"地平线必须水平"时,试试故意倾斜15度拍摄海岸线,浪花会变成倾泻而下的瀑布,有次在雨天反常规地让模特占据画面85%,被切掉的伞缘反而强化了压迫感,这些非常规构图就像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前提是你得先精通古典乐理,记住所有打破规则的成功案例,本质上都在遵循更隐秘的视觉法则。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