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影捕捉节日氛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旦清晨的斜阳像融化的黄油,最适合拍摄街边挂满灯笼的巷子,但许多新手会犯一个错误——直接对着太阳拍逆光,试试侧光位:让人物站在光影交界处,用反光板给面部补光,灯笼的红色会像糖葫芦一样透亮,去年获奖作品《岁首》正是用这个方法,让老奶奶脸上的皱纹和灯笼的褶皱产生了奇妙呼应。
手机和专业相机谁能胜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举着单反嘲笑手机党,但去年季军就是用iPhone拍的烟花,关键在手动锁定曝光:对着暗处长按屏幕,等"自动曝光/自动对焦锁定"出现后,再拍炸开的烟花,就像煮饺子要盖锅盖防跑气,这个操作能避免忽明忽暗,不过要提醒,手机宽容度就像漏勺,遇到大光比场景还是得用相机。
为什么你的全家福总像证件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代同堂往红灯笼前一站,"咔嚓"完发现像集体户口登记,试着打破"排排坐":让穿红毛衣的孩子蹲在前景玩风车,长辈在后景贴窗花,中间留出热气腾腾的年糕,对角线构图比军训列队生动得多,就像包饺子时面粉蹭到小孩鼻尖,这种不经意才是生活气。
后期修图该不该下重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把灯笼P成番茄色的惨案吗?高饱和处理就像往饺子里猛倒醋,会呛掉原味,建议用LR分色轮调整:红色+15明度,黄色-10饱和度,这样既保留朱砂的喜庆,又不会让春联红得刺眼,调色如同调饺子馅,尝三勺咸淡总比一罐盐下去强。
突发场景怎么抢拍不模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孩子突然撞响新年钟声,多数人拍到的都是虚影,这时要像捞滚烫的汤圆那样快准稳:快门优先调到1/500s,ISO自动,开启连拍,去年有张《惊雀》就是靠预判——拍摄者发现小孩要扔雪球,提前对焦在松树枝上,雪球炸开时惊飞的麻雀刚好入画。


 浅梦悄然绽放
 浅梦悄然绽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