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捕捉活动中的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佳友摄影活动的抓拍环节,不少会员发现奔跑的人物容易模糊,其实快门速度就像炒菜时的火候——1/500秒能定格飞溅的水花,但1/125秒拍舞蹈就会留下拖影,建议尝试快门优先模式,拍摄孩子踢球时设为1/800秒,而拍旗袍走秀用1/250秒保留衣袂飘动的韵律感,现场老张的D850配合70-200镜头,通过预对焦在舞台边缘,成功抓到了演员腾空的瞬间。
逆光环境下怎样控制面部曝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天下午的合影环节恰逢强逆光,很多人发现照片要么背景过曝,要么人脸黑得像剪影,这就像同时看亮着的灯泡和阴影里的报纸,相机也会"眼花",解决方法有三:让模特侧对阳光形成45度测光,用反光板补光(我们现场用了银色面),或者开启点测光对准脸颊,小李的索尼A7R4开了眼部追焦+曝光补偿+0.7档,最终成片既保留了云层细节,又让模特的酒窝清晰可见。
集体照如何避免前排变形后排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20人以上的大合影时,常有前排人脸被广角拉宽,后排却因景深不足发虚的情况,这好比用勺子舀汤,广角镜头就像大汤勺容易"盛太多",建议换50mm以上焦段,退到5米外拍摄,光圈缩到f/8-f/11,上周我们借用公园台阶分层站立,用三脚架固定佳能5D4,设置2秒延时避免抖动,检查回放时要放大看每个人的睫毛是否都清晰——就像数清楚一锅饺子有没有破皮。
阴天拍摄怎样提升画面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活动当天的多云天气让不少照片灰蒙蒙的,就像煮过头的面条缺乏嚼劲,其实阴天是天然的柔光箱,关键要找到明暗对比,我们引导会员寻找深色树干作前景,用24-70mm镜头在f/4光圈下虚化远处灰白的天空,王姐的尼康Z6通过设置"鲜艳模式",后期再单独提亮模特手中的红伞,画面立刻有了跳动的色彩节奏,记住阴天的正确曝光如同煮白粥,宁可欠半档也不能过曝丢失云层纹理。
特写镜头怎样处理杂乱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手工制作环节时, workshop桌上的剪刀、线团总抢镜,这和包饺子时砧板上的面粉一样难以避开,此时大光圈是治标,改变角度才是根本——蹲下来用天空当背景,或者俯拍让木桌变成纯色画布,老马用85mm f/1.8镜头时发现,距离模特1.5米时背景虚化最自然,就像隔着毛玻璃看风景,遇到实在避不开的杂物,干脆开手机灯给主体打亮,让背景自然暗下去。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