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多久才能学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基础操作需要三个月
相机不是自动铅笔,拧对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像学骑自行车时找平衡点,见过太多人把单反当手机用,P档走天下三个月后才发现M档的乐趣,上周指导的学员小王,在手动模式下反复练习超市货架拍摄——暖光灯下白平衡偏移的橙黄色,通过RAW格式后期才还原商品真实色彩,这阶段要啃完曝光三角理论,直到能快速应对晨雾中的逆光场景。  
审美积累至少两年起步
眼睛比镜头更难训练,临摹100张布列松的作品,可能还是拍不出"决定性瞬间",去年在古城墙遇到的摄影老张,他坚持每周扫街,两年后才突然开窍:"原来雨天青石板的反光,要等穿红衣服的人走过画面才活",这种视觉敏感度,就像品茶师味蕾的发育,急不得,建议建立灵感库,把电影截图和画册排版都分类保存。  
专项突破看项目需求
婚礼摄影师和星空摄影师需要不同的学习周期,朋友接第一单儿童跟拍前,专门用两个月练习追焦——把家里金毛当移动靶,最终成片率从1/10提升到1/3,商业静物摄影更残酷,光是一个玻璃杯的布光,有人琢磨半年还在和反光较劲,别信"21天速成"的鬼话,真正要攻克人像用光,至少得拍废2000张底片。  
持续精进是一辈子的事
胶片时代老师傅常说"快门数即学费",现在这句话依然成立,认识退休后开始学航拍的李教授,他飞行器炸过三次,才学会用ND滤镜控制延时摄影的拖影,这个阶段要像煲汤,文火慢炖:去年流行的黑金色调,今年可能就变成赛博朋克风,器材也从单反进化到微单,保持每月尝试新技法,比如最近爆火的闪光灯离机引拍,没三个月根本玩不转。  
真正的毕业标准是:当客户说"要电影感"时,你能立刻想到用16:9画幅加蓝橙色阶,而不是打开某款滤镜碰运气,这行没有标准答案,就像没人能说清"做菜放多少盐才算出师"。


 Cool酷影
 Cool酷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