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专业职业学校,摄影专业职业学校,培养未来影像艺术家的摇篮

快门速度决定了画面的动态表现为什么拍摄奔跑的宠物总是模糊?问题往往出在快门速度上,当快门低于1/250秒时,快速移动的物体就像被涂了层蜂蜜,边缘拖出黏稠的残影,…

快门速度决定了画面的动态表现

快门速度决定了画面的动态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拍摄奔跑的宠物总是模糊?问题往往出在快门速度上,当快门低于1/250秒时,快速移动的物体就像被涂了层蜂蜜,边缘拖出黏稠的残影,上周有个学生拍摄篮球赛,坚持用1/1000秒的快门,结果连球员球衣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代价是ISO不得不飙到3200,画面出现了噪点,这就像用高速快门"冻结"时间,但相机需要吞下更多光线才能吃饱。

光圈大小塑造了视觉的呼吸感

光圈大小塑造了视觉的呼吸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用f/1.8拍的人像吗?背景像被施了溶解咒,而主体睫毛的倒影都能数清楚,但去年毕业展上,有组城市风光用了f/16,连五百米外的广告牌都棱角分明,大光圈像近视者摘掉眼镜,只聚焦眼前一寸;小光圈则像突然戴上老花镜,连空气里的尘埃都想看清楚,当你想让观众先看哪里,就用光圈给画面装个隐形箭头。

白平衡错误会改变记忆的颜色

试过在钨丝灯下拍出的雪景泛黄吗?相机的"色盲症"比人类严重得多,去年冬天拍庙会,自动白平衡把红灯笼渲染成了橘红色,就像给热闹场景泼了杯隔夜茶,手动设置5500K色温后,灯笼立刻恢复血液般的鲜红,这好比给相机大脑里植入色卡记忆,告诉它:此刻的白色,应该像刚拆封的素描纸。

构图轴线能操控观看的路径

构图轴线能操控观看的路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让人一眼看到底,有些却引诱视线转圈?尝试把主体放在三分线交叉点时,观众的视线会像弹珠掉进预设轨道,但上个月有张获奖作品故意打破规则:倾斜的船桅形成对角线,迫使观众先看浪花再找渔民,构图就像布置捉迷藏,把视觉线索藏在画面迷宫的不同角落——关键是想清楚,你希望观众最后在哪个角落找到惊喜。

焦距选择改变了空间的对话

焦距选择改变了空间的对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200mm长焦拍街头,前后景像被压缩成贴纸;换24mm广角,同一个报亭却突然与身后大楼展开空间争夺战,去年拍建筑工地时,35mm镜头让吊车钢索与工人形成视觉连线,而85mm特写却让安全帽上的反光成了主角,焦距不只是取景框的伸缩,更是调整被摄物之间"人际关系"的魔法——你想让它们耳语还是争吵?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