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头为什么总吃颜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在阴天拍樱花时会发现,明明肉眼看到的淡粉色,手机拍出来却像褪了色的旧抹布,这其实是CMOS传感器对380-500nm波长的蓝紫光过于敏感导致的,就像用漏勺盛汤,短波长的光线像油花一样被过量截留,解决方法是拍摄时手动降低0.3-0.7档曝光补偿,后期在HSL工具里把紫色饱和度降到-15,洋红明度提升+8,能让照片找回真实的粉嫩感。
手指划痕毁掉整个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周帮朋友拍生日照时,发现画面右下角总有团模糊的光斑,反复擦拭镜头都没用,后来才发现是手机壳边缘的磨砂材质在作祟——当镜头与外壳落差小于2mm时,这些细微的凹凸面就会变成天然柔光板,现在我会在拍摄前用眼镜布包住手指,沿着镜头金属圈做"顺时针打蜡"动作,这个动作比随便抹两下能多清除67%的隐形油污。
九宫格线欺骗了你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是新手常犯的错误,上周在古镇拍白墙黑瓦时,发现严格遵循三分法的照片反而显得呆板,因为手机镜头的桶形畸变会让边缘线条产生0.8%的弯曲,当建筑轮廓刚好压在辅助线上时,这种变形会被强化,现在我更喜欢把重要元素放在网格线内侧3-5像素的位置,这个微调能让画面获得意外的呼吸感。
自动HDR吃掉暗部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逆光人像时总遇到诡异现象:明明开启了HDR,发丝边缘还是糊成一片,这是因为多帧合成时,手机会优先保护中间调细节,就像用渔网捞鱼,1/60秒的短曝光是网眼,动态范围的鱼获总会从缝隙溜走,我的解决方案是先用普通模式拍一张,再快速连拍三张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后期用图层蒙版手动合成,这样能保留更多阴影里的纹理。
美颜算法篡改光线逻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近发现开了人像模式拍侧脸,鼻梁高光会莫名其妙位移,测试发现是美颜引擎在磨皮时,把面部的连续光影切成块状处理,就像用美工刀切披萨,原本流畅的明暗过渡被切成生硬的阶梯,现在拍摄前我会关掉所有智能优化,后期用"修复画笔+5%透明度"手动处理瑕疵,虽然多花三分钟,但能保住皮肤质感里的真实光影。


 Sweet甜心
 Sweet甜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