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外景婚纱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需要掌握自然光线运用技巧
清晨六点的海岸线为什么总挤满拍摄团队?因为此时光线像被纱帘过滤过,既不会让新人睁不开眼,又能给皮肤镀上蜜糖光泽,有次在洱海边遇到突发阴雨,我们立即改用慢门拍摄,雨丝在画面里变成银色丝线,新娘旋转时裙摆沾着水珠,反而比晴天的片子更有记忆点,逆光拍摄时该不该用反光板?这要看云层厚度——薄云天气可以大胆尝试轮廓光,厚云层则建议改用LED灯补光,否则反光板会把脸色补得惨白。
服装造型要配合环境质地
在敦煌沙漠拍过一组令人遗憾的片子——新娘穿着缎面鱼尾裙,每走一步裙摆就沾满沙粒,最终修图师不得不把30%精力用在修除沙痕上,后来我们总结出规律:拍礁石滩选硬挺面料,拍草原用雪纺材质,拍古镇则适合真丝旗袍,去年在江南园林遇到位固执的新娘,非要穿三米长的拖尾婚纱,结果每换个景都要四个助理帮忙整理裙摆,其实拖尾长度应该与移动距离成反比,转场超过200米时,一米以内的短拖尾反而更出效果。
动态抓拍比摆拍更有生命力
为什么专业团队总要新人反复行走?因为在第三步到第七步之间最容易捕捉到自然互动,有次在茶卡盐湖,我们让新人追逐嬉戏,新郎抱起新娘时恰好有群水鸟掠过,这个意外画面后来成了他们的婚礼主海报,但抓拍不是盲目连拍,摄影师要预判动作轨迹——当新娘低头整理头纱时,接下来3秒内必定会抬头微笑,此时就要准备好构图,曾有个新郎抱怨我们快门按得太频繁,直到看到成片里他给妻子拂去肩上落叶的瞬间,才理解2000张废片的价值。
特殊天气要准备应急预案
去年台风天前的三亚沙滩上,我们抢拍到了最壮丽的晚霞,就因为提前看过风力预报,知道云层会破开二十分钟,暴雨将至未至时天空呈现的铅灰色,其实比晴朗蓝天更适合拍情绪片,但这类拍摄必须做双重准备:既要带好防水装备,又要提前找好室内备选场景,记得有次在雪山脚下,原本计划的日照金山因突降大雪取消,我们立即改用长焦拍雪中拥吻的特写,飘雪在虚化背景下变成光斑,反而比原计划更出彩,永远要记得,外景拍摄最珍贵的不是天气,而是应对变化的专业能力。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