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动物瞬间的灵动神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动物就像等公交车——你知道它一定会来,但永远猜不准具体时间,去年野生动物摄影年赛获奖作品《雪豹的凝视》,摄影师在海拔4500米的山脊蹲守了23天,关键不是设备多贵,而是读懂动物的行为模式,比如鸟类起飞前会压低身体,猫科动物攻击前尾巴会僵直,建议新手从自家宠物练手:用连拍模式抓拍狗狗打哈欠时扭曲的面部,你会发现每0.1秒的表情都藏着戏剧性。
光线如何塑造动物的毛发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逆光拍摄火狐的获奖作品曾引发争议:有人说毛发边缘的金光太假,其实那是晨雾折射的天然效果,动物摄影最忌用闪光灯直射,瞳孔会变成渗人的绿点,试试"小偷式用光"——就像半夜摸黑找零食那样,利用环境光,拍摄黑猫时,让阳光从45度侧后方打来,每根毛都会变成镶着金边的银针,阴天反而是拍湿地水鸟的好时机,漫射光能让羽毛层次分明,就像微波炉解冻比大火快炒更均匀。
为什么背景能决定作品的生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过那张得奖的树蛙照片吗?翡翠绿的蛙趴在可乐罐上,讽刺感扑面而来,但多数时候,杂乱的背景会毁掉好照片,拍动物园的动物时,试着蹲到和它们视线平齐的高度,用长焦镜头把铁栅栏虚化成彩色光斑,有次我拍松鼠,发现枯叶堆里有半截红色塑料袋,立刻改用俯拍让树干填满背景——后来这张成了杂志封面,背景要么讲故事,要么就乖乖当配角。
特殊天气反而能制造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天去拍过火烈鸟吗?它们的粉羽在灰暗天色中会艳得像霓虹灯,多数人遇到坏天气就收相机,却不知道雾天拍狼能营造幽灵感,雪地里的乌鸦翅膀会甩出冰晶轨迹,去年荷赛奖有张企鹅照片,暴风雪让画面像被砂纸磨过,反而突出了生存的残酷,下次见天气预报说雷阵雨,不妨给镜头套上防水套出门——毕竟动物可不会因为下雨就暂停生活。
后期处理的分寸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把白鲸P成荧光蓝拿了奖,结果被扒出原片是正常灰色,修图就像给牛排撒盐,过了就毁食材,调整哺乳动物的眼睛时,切记保留虹膜纹理,否则会变成塑料玩具,有个取巧办法:把对比度滑块分成三次微调,每次间隔十分钟再看效果,记住国际影赛的底线——可以调明暗,不能移动像素,那张著名的"鹰狼对峙"获奖作品,裁判组用软件检测了每片雪花的走向呢。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