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艺考自我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影像的雕刻刀
为什么清晨拍人像总比正午好看?斜射的晨光会在面部投下细腻的阴影,就像素描画家用铅笔的侧锋轻轻扫过纸面,有次我在胡同里拍老人肖像,硬顶光把他脸上的皱纹压成生硬的沟壑,后来改用反光板从45度角补光,皮肤质感立刻像被温水浸过的宣纸般舒展开来,强光会吃掉细节,柔光才能留住故事。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课
当你说"这张照片很有感觉"时,其实是被隐形的线条控制了视线,拍故宫角楼时,我故意把飞檐的斜线延伸到画面左下角,观众的视线就会像坐滑梯一样自然落到护城河的倒影上,但去年在坝上草原,我把地平线摆在正中央,结果照片像被菜刀劈成两半——现在才明白,黄金分割点不是数学公式,而是让画面呼吸的透气孔。
快门是时间的魔术师
你能用1/8000秒冻住蜂鸟振翅,也能用30秒把车流拉成丝绸,有次拍夜市烧烤摊,我蹲守二十分钟用慢门记录火星飞溅的轨迹,摊主突然探头问:"小伙子,你这相机冒烟了?"其实那串橙红色的光痕,正是肉眼看不见的烟火气,但要小心,手持拍摄低于1/60秒时,手抖会把埃菲尔铁塔拍成意大利面条。
色彩是情绪的翻译官
为什么电影里分手总在下雨天?因为青灰色调天生会说话,去年深秋拍银杏大道,我故意白平衡偏移到品红,满地落叶立刻从怀旧明信片变成超现实油画,但给新生儿拍照时,过度的饱和度会让皮肤像煮熟的龙虾——这时候就要像熬高汤那样,把色彩浓度小火慢炖到刚刚好。
镜头是观察世界的瞳孔
用鱼眼镜头拍毕业合照,边缘同学的脸会像哈哈镜里那样变形,但50mm定焦却能还原我们记忆中的模样,在胡同里跟拍流浪猫时,我换上了70-200mm长焦,隔着二十米也能数清胡须上的露珠,这个距离刚好让小家伙保持放松状态,变焦环拧的是焦距,转的其实是摄影师与被摄者的心理距离。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