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先学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搞懂相机的曝光三要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抱着相机就直奔构图技巧,结果发现拍出来的照片不是漆黑一片就是惨白刺眼,这就像学做菜没掌握火候,再好的食材也会糟蹋,光圈、快门、ISO这三个参数就像烹饪时的油温、翻炒速度和调味剂量——光圈决定进光量(好比锅盖开合大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类似翻炒时长),ISO则是感光度(相当于味觉敏感度),建议在阳台拍一组静物,固定其中两个参数,只调整另一个,观察画面明暗变化,当你能让曝光标尺停在中间刻度时,才算真正跨过摄影门槛。
构图法则要学但别被它绑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引导线、黄金螺旋这些规则确实能让照片更舒服,就像写字时的田字格,但见过太多人拍照时非要凑够九个宫格交点,反而错过决定性瞬间,有次拍街头艺人,我死守三分法等他走到交叉点,结果最佳表情已经过去了,后来发现,好照片往往诞生于规则与直觉的平衡——就像骑自行车,既要掌握平衡原理,又要敢于松开扶手感受风速,建议先用规则拍100张,然后故意打破规则再拍100张。
光线比设备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要不要买上万的镜头",却忽视清晨六点的阳光值多少钱,观察过煎饼摊主怎么用单光源打亮食材吗?那种侧光能让葱花翠绿、蛋液金黄,阴天下午四点的散射光拍人像,比正午阳光下用顶级柔光箱更自然,试着用台灯照可乐罐,移动光源位置,你会发现瓶身从反光到透光的魔术变化,太阳才是地球上最贵的摄影灯,而且不用插电。
培养预判画面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取景器不是记事本,不能等所有元素到位才按下快门,看老摄影师拍儿童,总会提前半秒按下快门——他们知道下一秒会有笑容,这就像钓鱼要预判鱼汛,而非等浮标沉底才提竿,在公园长椅练习:观察行人步伐节奏,预判他们即将踏入光影交界的位置,刚开始十张有九张错过,但当你能准确捕捉到脚步溅起水花的瞬间,才算真正"看见"了画面。
后期处理是最后的调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把生鱼片蘸满芥末,也见过新手把饱和度拉到刺眼,后期该像广东煲汤——老火慢炖出本味,试着把同一张RAW格式照片做成三个版本:还原肉眼所见、强调戏剧冲突、极端实验风格,比较后你会发现,90%的好照片只需要微调曝光和色温,PS不能把方便面变成佛跳墙,但能让清蒸鱼淋上恰到好处的豉油。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