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摄影教学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灵魂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专业摄影师拍出来更有层次?关键在于用光,清晨的斜射光能拉长影子,适合拍建筑轮廓;正午的硬光在树荫下形成光斑,适合拍静物特写,试着用手掌挡在镜头前观察阴影方向,逆光时让主体挡住太阳,边缘会泛起金边——这种叫"轮廓光"的技巧,能让普通树叶瞬间变成艺术品。  
构图不是数学公式
三分法构图真的万能吗?实际拍摄时会发现,把人物放在交叉点可能让画面失衡,比如拍儿童奔跑,故意把脚部贴近画面底部,留出头顶空白,反而能强化动感,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就像炒菜放盐,菜谱说3克,但老厨师都靠手感,下次拍街景时,试试把地平线压到画面1/5处,让乌云占据大部分空间,压迫感立刻扑面而来。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魔法
拍瀑布用慢门还是高速快门?这取决于你想凝固水珠还是拉成丝绸,1/1000秒能冻住飞鸟振翅,但拍摄咖啡杯溅起的水花时,1/250秒反而更合适——太快会失去水珠的晶莹质感,有个矛盾现象:手持拍摄时,即使用三脚架,按下快门的瞬间也可能抖动,这时可以反其道而行,开启2秒延时自拍,让相机自己完成最终触发。  
后期修图不是造假手术
为什么调色后总感觉不自然?问题可能出在HSL混色器,把橙色饱和度拉太高,人脸就像涂了蜡;把蓝色明度降太低,天空就变成脏抹布,试着用曲线工具:先在阴影部打两个锚点固定,只提亮中间调,照片立刻通透又不会过曝,修图就像化妆,粉底太厚反而显老,原片的暗部细节就像熬汤的底味,全抹掉就只剩味精的鲜。  
镜头语言要说人话
长焦镜头拍人像一定会显瘦吗?站在五米外用85mm镜头拍,面部确实立体,但要是退到十米外用200mm拍摄,鼻子和耳朵会被压缩得像是贴在墙上,近距离广角拍摄食物时,25mm镜头会让餐盘边缘夸张变形,这时候需要把碗碟往后挪半尺——你看,镜头就像翻译官,用错语法就会曲解本意,下次拍宠物时,蹲下来把镜头垫在它的下巴高度,画面马上会讲故事。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