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摄像培训学校,专业摄影摄像培训学校,从入门到精通的实战课程

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很多新手发现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自己的照片却像手机随手拍,问题出在光圈理解上——f/1.8的大光圈能让背景融化成色块,…

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发现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自己的照片却像手机随手拍,问题出在光圈理解上——f/1.8的大光圈能让背景融化成色块,而f/11的小光圈会让远处广告牌上的文字都清晰可见,试着把光圈环比作水龙头:开大光圈(f值小)就像拧开水闸,大量光线涌入的同时景深变浅;收小光圈则像控制水流,获得更大清晰范围但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记住逆光拍人像时,用f/2.8比f/16更容易让杂乱的背景消失。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跳广场舞的大妈总是糊成一片?这涉及到快门速度的选择,1/1000秒能凝固飞鸟振翅的细节,而1/30秒会让行走的路人拖出重影,有个生活实验:下次用两种速度拍摄自来水龙头的水流——高速快门下的水珠像被施了定身法,慢速快门则会把水流拍成丝绸,注意手持拍摄时别让快门慢于1/60秒,否则连呼吸都会让画面发虚,遇到运动场景时,不妨问自己:是要记录某个决定性的瞬间,还是表现动感的轨迹?

白平衡设置如何纠正颜色偏差

白平衡设置如何纠正颜色偏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在钨丝灯下拍的白纸总泛黄?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经常被人工光源欺骗,就像人眼在暖光环境下会自动校正色彩,相机需要手动设置5500K的日光模式或2800K的钨丝灯模式,有个实用技巧:在混合光源的婚礼现场,用灰色卡片做自定义白平衡比依赖预设更可靠,试比较阴天时用"阴影"模式和"自动"模式拍摄同一朵白玫瑰——前者能还原花瓣真实的洁白,后者会让画面蒙上蓝色调。

构图三分法为何屡试不爽

构图三分法为何屡试不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正中央的构图为什么显得呆板?三分法则是把画面横竖都分成三等份,让重要元素落在交叉点上,拍摄湖边落日时,把地平线压在下三分之一线而非中线,天空会更有表现力;给模特特写时,让眼睛落在上三分之一线比居中更符合视觉习惯,但要注意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拍摄对称建筑时,居中构图反而能强化庄严感,下次拍美食时,试着把碗沿对准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上空间摆放筷子,画面立刻会呼吸起来。

长焦镜头为何能压缩空间

长焦镜头为何能压缩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200mm镜头拍街景时,为什么远处的建筑会紧贴着前景的树木?这种空间压缩效应就像望远镜把不同距离的物体"拉"到同一平面上,实际拍摄中,用长焦拍摄山峦重叠的层次感,比广角镜头更能表现峰峦叠嶂的气势,但要注意,这种效果会削弱纵深感——拍摄人像时,85mm镜头比135mm更能保留自然的五官比例,尝试在傍晚用300mm镜头对准城市天际线,你会发现原本相隔千米的摩天楼仿佛变成了积木玩具。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