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摄影师如何计算单次拍摄收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接一场婚礼跟拍报价3000元,听起来不错?先别急着高兴,扣除器材折旧(比如相机每按一次快门成本约0.5元)、交通费(跨城拍摄还得算上油费过路费)和修图时间(熬夜调色到凌晨是常态),实际时薪可能还不如外卖骑手,有个同行曾炫耀月入五万,细问才知道他同时接了三家影楼的外包修图——拍摄收入往往只是总收入的一部分。
器材投入怎样蚕食你的利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被"全画幅相机才能接单"的说法绑架,咬牙贷款买设备,但某次商业拍摄中,客户反而要求用老款CCD相机——他们想要复古噪点,就像厨师不必每道菜都用米其林厨具,关键是用对工具,建议把设备预算控制在单次拍摄收入的3倍以内,剩下的钱不如买盏持续灯,毕竟甲方更在意成片效果而非你用什么镜头。
客单价陷阱藏在哪些细节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位摄影师总抱怨时薪低,后来发现他接的99元证件照套餐包含:精修5张、送相框、上门服务,这相当于用米其林标准做路边摊生意,后来他改成"基础套餐399元起,加精修每张80元",反而筛选出优质客户,包含"免费重拍"条款的合同要特别小心——有些客户会故意找茬要求反复拍摄。
季节性波动比想象中更残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秋十月每天拍三场婚礼,次年二月可能连续吃泡面,聪明人会像松鼠囤粮那样经营淡季:有位专拍母婴的摄影师,在夏季推出"空调房孕照专场",冬天改推"圣诞主题全家福",更狠的招数是接企业年会拍摄时,顺带推销员工个人形象照套餐,把一次性客户变成长期饭票。
隐性成本正在偷走你的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以为拍摄2小时就赚2000元很划算?别忘了前期沟通耗掉3个晚上,修图用了8小时,客户改稿又要重新调色,有次我为了修改照片里的半透明矿泉水瓶,花了40分钟处理反光——这种细节甲方根本不会注意,现在我会在合同里写明"包含3次修改",超出的按小时收费,自由职业者的时间,都是拿命换的。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