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资格证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隐形画笔
很多人抱怨阴天拍不出好照片,其实问题出在不会“借光”,去年在青岛拍海景时遇到浓雾,我索性用慢门把海浪拍成丝绸状,后期提亮礁石的阴影部分,反而比晴天更显层次,相机宽容度比人眼高,RAW格式能保留更多暗部细节,遇到强光时也别慌,试试让模特站在树荫边缘,斑驳的光影能自然勾勒轮廓——就像炒菜时火候太猛就挪开锅,本质都是对能量的调控。  
构图陷阱藏在取景框边缘
新手常犯的错是只顾盯着主体,结果回家才发现照片角落有垃圾桶,我在敦煌拍飞天壁画时,特意用24mm镜头把残缺的墙角也框进来,反而强化了历史沧桑感,下次拍摄前不妨先闭眼三秒,睁开后快速扫视画面四边,这就像整理房间,重点不是擦得多亮,而是先把碍眼的杂物收走。  
参数组合像中药配伍
总有人问“拍流水该用什么快门速度”,这就像问“感冒该喝多少水”,去年在黄果树瀑布,我用1/4秒拍出水流雾化效果,但换了故宫红墙前的喷泉,同样的参数却显得死板——因为水流速度和拍摄距离都变了,记住f/8光圈配ISO400的晴天组合,就像记住“生姜三片配红枣五颗”的基础方,具体还得看症状加减。  
后期是给照片第二次呼吸
见过太多人把饱和度拉到刺眼,就像化妆只涂腮红,去年修一张雪乡夜景时,我只在灯笼区域局部增加10%色温,其余保持冷调,对比感就出来了,建议养成“三看”习惯:电脑上看完要用手机看,隔天睡醒再看——这和炖汤尝咸淡是一个道理,时间差会暴露问题。  
拍摄意图比技术参数更重要
有次帮老人拍金婚纪念照,他们抱怨之前摄影师总让摆标准姿势,我改用35mm镜头贴近拍摄,故意保留他们整理老伴衣领时的轻微虚焦,反而比影楼的精修图更有温度,相机参数就像菜刀,切雕花还是剁肉馅,取决于你想端出什么菜。


 Grace优雅风
 Grace优雅风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