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和单反相机的硬件成本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误以为扛着专业摄像机的人一定比拿单反的烧钱,其实不然,一台广播级摄像机(如索尼PXW-Z280)售价可能突破6万,但同价位的全画幅相机(如佳能E5 Mark IV)配上大三元镜头后,总价反而更惊人,去年帮婚庆公司清点设备时,发现他们三台摄像机的总价还抵不过摄影师的两支长焦定焦镜头,不过摄像机通常出厂即配套齐全,而相机还得额外购买稳定器、麦克风等附件,这笔账要算清楚。
耗材与存储的隐形消耗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纪录片的朋友曾吐槽:4K60帧的摄像机半小时就能吃光128G存储卡,而单反拍RAW格式照片,一张卡能扛住整场时装周,但别急着下结论——摄像机用磁带或SSD可以反复擦写,而专业摄影师每天要消耗上百张CFexpress卡,像吃薯片一样停不下来,就像自助餐厅和单点料理的区别,前者量大管饱,后者单价精致。
后期制作的金钱黑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剪辑师因为8轨音频同步崩溃摔键盘吗?多机位视频的后期成本是摄影修图的几何倍数,摄影师用Lightroom批处理千张照片可能只要三天,但剪辑同时长视频得调色、混音、转场,工时直接按周计算,有个汽车广告案例:拍摄用掉的存储卡成本才8000,后期公司却收了12万工时费,这就像买菜和请私厨的区别,食材价只是入门券。
使用寿命的马拉松竞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0年买的5D2现在还能接商业拍摄,但同年份的摄像机早成了电子垃圾,相机CMOS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而摄像机对编码格式、接口标准的迭代堪称残酷,不过摄像机通常配备三防机身,在雨林拍野生动物的团队告诉我,他们的ENG摄像机扛住了六年摔打,而同行摄影师的相机已经换过三次快门,这就像越野车和跑车的较量,一个耐造一个娇贵。
学习成本的隐藏天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用Auto模式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摄像机不调白平衡直接偏色到离谱,去年培训实习生时发现,教会基础运镜比教构图用光多花三倍时间,不过摄影进阶后更烧脑,风光党要算超焦距,人像师要布五灯阵,而摄像师掌握推拉摇移后反而容易标准化,就像学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区别,起步难度不同,但精通都要摔跟头。


 Magic魔法梦
 Magic魔法梦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