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团名字两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画面质感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奶油般柔和的色调,有人却得到干涩的阴影?关键在于对光线的驯服,正午阳光直射时,试着用白色纱帘或硫酸纸遮挡,硬光瞬间变成羽毛轻抚的触感,逆光拍摄人像时,反光板补光不是唯一选择——让模特侧对光源,用轮廓光勾勒发丝,画面会呼吸,光线不是敌人,而是需要谈判的合作伙伴。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
三分法构图像老朋友的忠告,可靠但容易乏味,下次拍摄时,试试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10处,留出大块天空给翻滚的云层,拍摄街景时,故意让主体紧贴画面边缘,用失衡制造张力,就像做菜时突然撒一把跳跳糖,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前提是你得先摸清规矩的脾气。  
快门速度会说谎
1/500秒能凝固飞鸟,但拍瀑布时为何不用?流动的水变成丝绸,需要1/4秒左右的曝光,这时三脚架比镜头更重要,更狡猾的是摇拍技法:用1/30秒追焦移动的汽车,背景拉成彩色线条,静止的车牌却清晰得能看清反光,快门就像个魔术师,速度不仅是冻结时间的开关,更是制造幻觉的旋钮。  
后期不是遮羞布
有人觉得RAW格式能拯救一切,但过曝的高光就像煮糊的牛奶,再厉害的软件也找不回细节,真正的好照片在按下快门时已完成80%,后期只是调亮眼睛里的光,而不是无中生有造出眼神光,试着在拍摄前就想象最终效果,就像厨师不会指望出锅后靠酱油挽救烧焦的鱼。  
色彩要有脾气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的蓝色总比你的更"蓝"?秘密在于色温偏移,清晨拍海时,把白平衡调到6000K以上,浪花会透出翡翠般的冷调,拍摄秋叶时故意让相机误判白平衡,偏黄的失误反而让红叶烧得更烈,色彩不该是温顺的宠物,而要像会顶嘴的搭档,偶尔的失控恰恰成就了记忆点。  
这些技巧不是金科玉律,就像教游泳的书不能代替呛水,下次外拍前,往包里塞张黑卡纸当简易反光板,用饮料瓶DIY柔光罩,最好的相机永远是此刻你手上的那台,关键是把技术嚼碎了咽下去,变成条件反射般的视觉本能。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