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拍照如何巧妙运用自然光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摄影师遇到老人拍照时总爱开闪光灯,结果拍得脸色惨白像刷了层石灰,其实早晨九点前的柔光最适合,让老人侧身对着窗户,阳光斜着划过皱纹时,会形成天然的美颜滤镜,不信您试试,逆光拍摄时把曝光补偿加0.7档,银发会变成金丝,老年斑自动隐身——这可比美图秀秀的磨皮自然多了。
双手摆放位置决定照片气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看见老人拍照时双手僵直贴着裤缝,活像站军姿,让他们捏片银杏叶,扶一扶老花镜,或者虚搭在藤椅扶手上,画面立刻活泛起来,有个小秘诀:右手搭左手腕是民国知识分子的经典姿势,适合戴手表或玉镯的老人;若是务农长辈,不妨让他握把锄头——道具比摆拍指令管用十倍。
背景选择暗藏年龄玄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墙绿树固然好,但把80岁老人塞进网红咖啡馆就违和,青砖老灶台、缠着麻绳的藤编筐、甚至糊着旧报纸的土墙,这些带着包浆的物件才是最佳搭档,去年我给村里老木匠拍照,特意让他站在刨花堆里,木屑沾在藏蓝围裙上,比任何影楼布景都真实,背景要么有故事,要么干脆虚化成色块。
坐姿比站姿更显从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人站着容易含胸,坐藤椅反而把背挺直了,关键在椅子高度:膝盖弯成90度时,脚掌刚好能踩实地面,这个角度盆骨不费力,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别让老人完全靠实椅背,往前坐三分之一,西装不会皱,旗袍开衩也服帖,要是拍全家福,让老人搭条毯子在膝头,既保暖又遮住静脉曲张,孙辈趴膝头的构图也自然。
动态抓拍胜过静态摆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摆好姿势再喊"茄子"的时代过去了,试着让老人边走边甩拐棍,或者摘老花镜时突然喊他,那种猝不及防的生动比假笑珍贵百倍,上周拍退休教师读报,我特意等微风翻页时连拍,他下意识伸手压纸的瞬间,连指甲缝里的墨渍都在讲故事,快门速度别低于1/200秒,老人转头时容易有残影。


 Warm温暖光
 Warm温暖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