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的好看的相机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软件能模拟专业相机景深
很多人误以为背景虚化只能靠单反实现,其实像Focos这类软件通过算法就能模拟,拍摄时要注意主体与背景至少保持1米距离,比如拍咖啡馆甜点,刻意把餐具摆远些,软件才能准确识别边缘,有个常犯的错误是贴着墙面拍人像,算法会把发丝和墙砖糊成一片,试试侧身45度对焦眼睛,你会发现衣领到背景的过渡突然有了单反的层次感。
胶片滤镜不是万能的美颜工具
VSCO的A6滤镜被滥用到像泡面调料包——方便但千篇一律,真正会用的摄影师会根据光线选配方:阴天用KK2增强冷暖对比,逆光场景换成HB1提亮阴影,上周帮闺蜜拍生日照,她坚持要用网红同款滤镜,结果在暖光灯下皮肤泛着诡异的橘红,后来改用E6基础调色,保留现场烛光氛围,成片反而获得200多个赞。
夜间模式需要欺骗式操作
厂商宣传的"手持超级夜景"就像泡面包装的牛肉块——仅供参考,实测发现,用NOMO RAW拍摄时故意调高ISO到1600反而比自动模式干净,秘诀在于左手撑住右手腕形成三角固定,假装在自拍实则连按三次快门,上周拍跨年烟花时,自动模式把夜空处理成灰幕布,手动锁定曝光后终于抓到了紫色烟丝在黑色天幕绽开的瞬间。
广角畸变能制造视觉陷阱
用0.5倍超广角拍长腿是公开的秘密,但老手会故意把脚贴画面下缘,有次给穿阔腿裤的同事拍照,她抱怨软件把腿拉长得像圆规,后来让她前脚踩地砖缝,后脚悬空半步,畸变反而强化了动态感,记住别在电梯里用广角俯拍,天花板斜线会出卖你的小心机,更高级的玩法是让模特伸手够镜头,软件会自然形成从指尖到脚底的空间纵深感。
修图参数要像炒菜放盐
总有人把清晰度滑块拉到100,就像狂撒盐巴的新手厨师,Snapseed的局部调整才是隐形调味勺,比如只锐化毛衣纹理而保持面部柔和,上周处理逆光树叶,全局提亮会让天空过曝,用画笔单独给暗部+0.3曝光,效果比套预设自然十倍,记住参数调整是弥补拍摄遗憾,而非创造新照片——就像再好的酱油也救不活烧焦的排骨。


 SunshineSoul
 SunshineSoul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