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初级摄影师证书,如何考取初级摄影师证书,完整指南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很多新手发现拍人像时背景总是不够模糊,问题往往出在光圈设置,比如用套机镜头在f/5.6拍摄时,背景的空调外机清晰可见,但换成50mm f/1…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发现拍人像时背景总是不够模糊,问题往往出在光圈设置,比如用套机镜头在f/5.6拍摄时,背景的空调外机清晰可见,但换成50mm f/1.8镜头开到最大光圈,杂乱的公园栏杆立刻化作光斑,这就像用吸管看世界和小圆镜看世界的区别——前者视野狭窄但专注主体,后者包罗万象却主次不分,不过要注意,拍集体照时若用f/1.4可能导致后排人脸虚化,这时需要收缩到f/8才能保证全员清晰。

快门速度捕捉动态瞬间

快门速度捕捉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奔跑的宠物狗时,1/125秒快门拍到的往往是模糊的残影,就像用毛笔快速划过水面留下的痕迹,提升到1/1000秒才能凝固溅起的水花,但这样会牺牲进光量,有个取巧的办法:在傍晚拍摄时寻找逆光角度,让运动物体遮挡太阳形成轮廓光,此时用1/500秒既能定格动作,又能保留金色发丝般的细节,不过要当心,低于1/60秒手持拍摄时,连呼吸都会让画面变成抽象画。

ISO调节如同夜间视力

ISO调节如同夜间视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咖啡馆里,把ISO从800调到6400,就像突然戴上夜视仪——画面亮了,但代价是出现类似电视雪花噪点的颗粒,这好比用铅笔素描时反复涂抹修改,纸张终会起毛,实际拍摄中,可以尝试先开大光圈,再配合三脚架降低ISO,曾有学员在博物馆用ISO3200拍摄青铜器,结果金属纹路被噪点淹没,后来改用ISO800加长曝光,器物表面的饕餮纹反而清晰可见。

白平衡影响情绪表达

白平衡影响情绪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的早餐照片,5500K色温下煎蛋显得苍白无力,调到3000K时却突然有了黄油般的暖香,这类似于从冷白光节能灯换到钨丝灯时,整个房间突然温馨起来,但故意用错误白平衡也能制造特殊效果,比如用阴天模式拍雪景会呈现诡异的蓝色调,反而强化寒冷感,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混合光源下,自动白平衡常会失效,就像同时打开浴霸和台灯的浴室,肤色总显得不健康。

构图引导观众视线

构图引导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杂乱无章?往往是因为缺少视觉引导线,拍摄老街时,故意让晾衣杆从画面左下角斜穿到右上角,观众的视线就会顺着竹竿滑向远处晾晒的花衬衫,这类似于用筷子夹起食物时,人们会自然看向筷尖的落点,但要注意,当画面中出现多个强烈元素时——比如同时有S型道路和醒目招牌——反而会造成视线打架,此时需要后退两步做减法。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