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摄影设备需要多少预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接触摄影的新手常会纠结:到底该花多少钱配齐第一套装备?其实就像学自行车不必直接买赛车,5000-8000元就能搭建实用组合,一台入门级微单如佳能M50二代套机约5000元,搭配50mm f/1.8定焦镜头(俗称"小痰盂")800元,再配个轻便三脚架和存储卡,这个配置足以应对日常人像和静物拍摄,记得有位学员用这套设备拍出获奖的街头摄影——关键从来不是器材价格,而是你如何用取景框思考。
专业摄影师的核心装备清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摄影从爱好变成职业,设备投入就像厨师购置专业厨具,全画幅机身如索尼A7IV约1.8万元,大三元的24-70mm f/2.8镜头就要1.2万,这还没算闪光灯、滤镜等配件,有趣的是,许多婚礼摄影师会准备双机身,这就像电工随身带两把钳子——主设备突然罢工时,备用机就是救命稻草,不过要当心"器材党"陷阱:某次影展上,评委反而给用老款5D3的摄影师打了最高分,因为他的布光技巧弥补了设备局限。
特殊题材拍摄的隐藏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拍野生动物?长焦镜头可能比相机还贵,800mm定焦镜头的价格堪比小型汽车,这还不算云台、迷彩伪装等附加投入,有位拍鸟爱好者苦笑道:"每次按快门都听见钱币掉落的声音",而商业静物摄影的"烧钱王"是灯光系统,一套profoto影室灯够买三台入门微单,这就好比钓鱼,钓鲫鱼和钓金枪鱼需要的装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二手市场能省下多少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精明的老手常在二手市场淘金,但这里的水比相机CMOS还深,五年前的高端机型现在可能只要三折价,就像买换代豪车,不过要特别注意快门次数,超过10万次的机身就像跑了20万公里的汽车发动机,有位朋友捡漏买到99新的70-200mm镜头,后来发现是翻新货——验机时要像中医把脉那样仔细:检查卡口磨损、镜片霉斑,最好带着笔记本电脑现场查快门数。
后续投入比机身更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买完相机才发现,后续投入像无底洞,专业修图显示器比普通屏贵3倍,校色仪就像给显示器配的血糖仪,存储设备更是隐形杀手:RAW格式照片让512G内存卡变成快消品,NAS阵列的价格够买两台无人机,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习成本,那些标价四位数的摄影课程,可能比一颗镜头更能提升你的出片率,毕竟给大脑"升级固件",有时候比换传感器更有效。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